红色印记 | 白龙潭革命烈士纪念碑:碧水映忠魂

日期:2025-07-30 21:0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过去,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共同抵御外敌侵略,用不屈的意志书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80载时光流转,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虽已远去,但抗战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弘扬首都红色文化,“红色印记”栏目特别推出与抗战历史有关的纪念设施背后的故事,从一处处红色设施中汲取奋进力量,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四纵队在大庄科地区开展抗日活动,这里曾发生过太子沟战斗、沙塘沟战斗,一大批有志青年参加革命,献出宝贵生命。其中,岳坦、卫兴顺两位烈士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为后人敬仰的英雄典范。


1.jpg

白龙潭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阳


2.jpg

白龙潭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阴


1987年7月,大庄科乡党委、乡政府为纪念为国捐躯的岳坦等近百名烈士修建了白龙潭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坐北朝南,白色大理石碑身,花岗岩底座。碑身正面镌刻着“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背面碑文记载了岳坦、卫兴顺、赵起、岳忠等近百名烈士的生平事迹。1995年,白龙潭革命烈士纪念碑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白龙潭水面平静如镜,映照着纪念碑的庄严与神圣。每年,众多参观者和当地居民都会来到这里,缅怀先烈,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白龙潭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像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延伸阅读

英雄血染白龙潭

在延庆东南部山区大庄科乡,有个水潭叫白龙潭,宽20米、深18米,四周由一块完整的花岗岩石包围。在清理石潭时,曾挖出许多手榴弹弹壳,这不禁让人想到了80多年前抗日英雄岳坦宁死不屈、血染白龙潭的事迹。

1940年1月,中共平北工作委员会在冀热察挺进军第9团第8连和平北游击队的掩护下,从平西出发,经过几天的艰苦行军,抵达大庄科的霹破石村,成立了昌(平)延(庆)联合县政府。很快,各村先后建立起自卫军(民兵)组织,配合八路军开展游击斗争。家住水泉沟村的岳坦,当即加入抗日游击队。他年富力强、敢打敢拼,很快被推选为村自卫队队长、民兵中队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2年,日军制造“无人区”,修“围子”设“部落”,实行“集家并村”,拆毁房屋、烧毁村庄,将群众赶入“人圈”,企图以此割断群众与八路军的联系。大庄科地区比较大的“围子”建在汉家川村,日伪军打算将附近的水泉沟、杨树沟等村庄的百姓都赶进这个“围子”。但由于老百姓的反抗和昌延县政府不断组织群众进行游击斗争,这里的群众并没有全部搬入“围子”里。岳坦家的房子被拆毁殆尽,他便在杨树沟的东山坡上搭窝棚为家。

当时,汉家川村隶属于昌延联合县二区,区长刘文科负责组织这一带的抗日群众,开展反“围子”游击斗争。他被敌人视为“眼中钉”,日伪军四处张贴告示悬赏捉拿他。

1943年6月19日,刘文科带领游击队袭击周四沟的日军后,在返回途中带着通信员于长印来到杨树沟,准备发动群众筹集粮食,拂晓时才抵达岳坦家中。由于过度劳累,刘文科进屋便睡着了。岳坦和嫂子怕区长出事,分别到门口和山下放哨。果然,不大一会儿,岳坦的嫂子从山下慌慌张张地跑回来,气喘吁吁地说:“山沟里……来了敌人,快……快让区长跑!”

岳坦赶紧将刘文科叫醒,领着他和通信员朝后山跑去。刚跑到山梁,突然听到枪响,子弹擦着岳坦的耳朵飞过。原来从山的另一侧上来大批日伪军,已将前面的路堵住。

岳坦凭着熟悉地形的优势,让区长和通信员钻进茅草丛隐蔽起来,自己则朝着另一方向跑去。岳坦一跑,敌人立即开枪追过去。没多远,他就被抓住了。带队的日军军官上前,倒握着步枪,二话不说,狠狠砸向岳坦的左肩,身边的翻译大声吼道:“刘文科在哪儿?快说!”

“不知道!”岳坦回答。

“公粮在哪儿?说!”日军军官又上前踢了他一脚。

“不知道!”岳坦还是淡定地回答。

就这样,打一下,问一句,再打一下,再问一句……岳坦咬着牙默默承受着,始终只有3个字:“不知道!”哪怕是左臂被敌人打断,几乎耷拉到膝盖处,他仍不屈服。

躲在不远处的刘文科,眼睁睁看着岳坦被敌人残忍折磨,心如刀割,抓过于长印手里的枪,想冲出去。于长印一把按住他:“区长,你别冲动,岳大哥受这么大的罪,就是要保护你!你要是冲出去,不但救不了他,还会把命搭上,他的一番心血就白费了!”刘文科心在滴血,含着热泪忍了下来。

日军怎么问都问不出名堂,就押着岳坦往山下走,打算先把他带回大庄科据点,眼看离刘文科和于长印藏身的地方越来越近了,如果这时敌人再搜山,区长必定是凶多吉少。这时,岳坦突然大喊:“快跑呀!游击队在山里埋雷了!”日伪军被地雷炸怕了,一听这话信以为真,就拼命跑下山坡。

跑到水泉沟西边的断崖时,岳坦朝下望了望深深的白龙潭,决然转过身,纵身一跃跳进潭中。敌人措手不及,待岳坦浮上水面时,日伪军对着他连开数枪。水面上浮起了殷红的血色,随着水波一圈圈散去。

岳坦壮烈牺牲了,年仅29岁。正所谓:“英雄血洒龙潭,忠魂直上九天;清水长流不息,烈士千古流芳。”山河为证,人民会永远记住他。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