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 | 平西无名烈士陵园:无名的丰碑,无声的传承

日期:2025-04-13 11:0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编者按

清明时节,天朗气清,万物生长。这一天,我们以春的名义踏上归途,在追思中寻根,在缅怀中传承。那些镌刻在纪念碑上的名字,是烽火岁月里的热血丰碑,是和平年代中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烈士的忠魂与青山同在,英雄的信念随春风永驻。值此清明,让我们共同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砥砺奋进!


从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出发一路向西,如果不留心观察,可能会忽视这座隐身于深山幽谷间的陵园——平西无名烈士陵园。


微信图片_20250408103538.jpg

平西无名烈士陵园鸟瞰图


1938年3月初,晋察冀军区创建平西抗日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大批党员和群众骨干编成一个个工作组,分赴各个村庄发动群众,把平西抗日根据地锻造成插在华北敌后的一把尖刀。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洒下千万名革命烈士的鲜血,他们有的在战场上赴汤蹈火、英勇捐躯;有的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军需物资英勇献身;有的因缺医少药在伤病中献出了宝贵生命。这些战士大多20岁左右,最大的不过30岁出头,有的人刚上战场就牺牲了,甚至没有留下名字。这些“无名”战士,为了保卫平西流尽最后一滴血,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长眠于此。


微信图片_20250408103543.jpg

平西无名烈士陵园正门


为缅怀先烈,1998年,房山县(今房山区)启动平西无名烈士陵园建设。1999年3月31日,无名烈士纪念碑落成。陵园占地7200平方米,是房山区最大的无名烈士陵园。

2012年,房山区启动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对陵园进行了整体改造,从此,700多座无名烈士墓碑在拒马河畔庄严伫立,与这片他们用热血浸染守护过的土地融为一体。

2018年6月,陵园提质改造工程实施,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如今,这里已成为集缅怀、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县级烈士纪念设施。每逢清明节等重要节日,社会各界人士都纷纷来到这里,怀着崇敬的心情祭奠先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行走在陵园中,阳光倾洒而下,在雪白的花岗岩墓碑上投出坚毅的光影。这些墓碑上没有姓名,只有两个鲜红的大字:忠魂。

沿着陡峭的石阶向上看,一座巍峨的石雕矗立在崖壁之前,“青山英烈忠魂永存”八个大字格外鲜艳。石雕前的空地上,不知何人放上几束鲜花,环顾四周,郁郁苍苍的松柏,装点得格外肃穆,与青山绿水共同守护这些身处异乡的忠魂。

青山不语,丰碑永存。历史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但人们从未遗忘他们的故事,这些铁血忠魂永远与山河常在,与日月同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