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 | 潮白烈士陵园:河畔忆英雄

日期:2025-04-24 12:4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编者按

清明时节,天朗气清,万物生长。这一天,我们以春的名义踏上归途,在追思中寻根,在缅怀中传承。那些镌刻在纪念碑上的名字,是烽火岁月里的热血丰碑,是和平年代中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烈士的忠魂与青山同在,英雄的信念随春风永驻。值此清明,让我们共同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砥砺奋进!


潮白河静静流淌,见证着历史沧桑。位于顺义区潮白河大桥东侧的潮白烈士陵园,不仅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英魂,更是人们心中不灭的红色灯塔。

潮白烈士陵园始建于1963年,前身是顺义县烈士墓。当时,墓地安葬着从全县各地迁来的30多位烈士遗骸。1986年,更名为潮白烈士陵园,并得以重新规划。1988年,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 


1.jpg

潮白烈士陵园


陵园内苍松掩映,翠柏滴绿,环境优美肃穆。革命烈士纪念碑耸立在墓群中间,碑高6.16米,宽1.54米,大理石碑心,墨色边框,上为云花圆顶,雕有红色五星。碑的正面是李运昌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2.jpg

陵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陵园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由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纪念广场、展厅等组成。墓区安葬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顺义籍烈士以及在顺义牺牲的烈士,共149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顺义第一位共产党员李昆烈士。

如今,潮白烈士陵园先后被评为顺义区青少年德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每当清明时节,或是国家重大纪念日,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这里,献上鲜花,表达对烈士们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烈士们的故事,如同潮白河水,永远流淌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顺义儿女。


延伸阅读

顺义第一位共产党员——李昆

2016年9月30日,顺义区潮白烈士陵园内正在举行一场庄严肃穆的烈士公祭活动。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公祭队伍最前方,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依次为烈士们献上鲜花。这些人中,一位叫李德安的老人捐出了收藏已久的照片和手札笔记,也因此牵出一段尘封90多年的往事。

李德安是李昆的外孙,李昆又是谁呢?他就是顺义第一位共产党员,也是为党的事业牺牲最早的顺义籍烈士。


640.jpg

李昆


李昆(1886-1927),顺义北门外北兴村人。因家庭生活困苦,十一二岁的李昆就到怀柔一家杂货铺当学徒,他不甘忍受屈辱的生活,不到两年,又到北京一家外国人开办的升昌铁工厂做工。北京共产党小组建立后,曾派人到升昌铁工厂的工人中开展工作。李昆接受着新思想的洗礼,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在历次反帝爱国示威游行中,担任联络员、纠察员、保卫员等职务。1924年,升昌铁工厂的一些先进工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李昆就是其中之一。

入党后,他一边在升昌铁厂做工,一边参加党领导的北京总工会的工作,白天干活,晚上到总工会的秘密地点进行革命活动,学习革命理论,研究开展工人运动,参加各种宣传活动,保护被敌人侦缉的革命者,救济失业的工人。

1925年,顺义县反动知县设立蛋捐局,强令蛋贩交税,扣押蛋贩,引起农民强烈不满。李昆把情况汇报给党组织后,李大钊抓住这一时机,立即委派李怀才以及李昆等7名党员回到向阳,发动农民开展斗争。11月6日是顺义县城的大集,京东7县800多名蛋贩扛着扁担到县城游行,砸了蛋捐局,痛打了局长曹福田,还强令县知事贴出免税布告。之后,又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农民协会,这是党领导的顺义最早的一次农民运动。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白色恐怖笼罩北京,以李大钊为主要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被迫避入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西院兵营。李昆等党员、团员被调入北方区委内工作,李昆担任了工人支部书记,为北方区委主要领导人集中精力抓大事,他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并与宾舒、仁立等工厂工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党组织反映情况。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突然袭击了苏联大使馆,逮捕了以李大钊为主要领导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60多人,李昆也在其中。李昆在狱中同李大钊一样,受尽敌人种种酷刑折磨,始终没有屈服,表现出对党的忠诚和崇高的革命气节。4月28日,军阀不顾全国人民和社会舆论的谴责,杀害了李大钊及李昆等革命者,李昆时年40岁。

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李昆和他的战友们,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黑暗,引领着方向。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们的精神,却如同不灭的火焰,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