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饺子包着大情谊
日期:2025-02-13 10:10 来源:北京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大中小
“为了让战士们在春节期间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我们特地在节前组织包饺子活动,请大家踊跃参加。”这是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柳荫街社区“柳妈妈饺子队”微信群的通知。
消息一经发出,本来有出行安排的妈妈们改变了原有计划,争先恐后报名参加。
按照约定,饺子队的成员陆续来到“海畔综合服务驿站”,为了节约时间,饺子馅都是妈妈们在家里拌好的,各种菜肉搭配色香味俱全。走进驿站,长条桌上摆放着案板、面团与擀面杖,系着围裙的“柳妈妈”们各司其职,有揉面的、有分馅的、有切面团的、有擀面皮的,每一道工序都倾注了她们的心血,只为让战士们品尝到“家”的味道,而这一切工作从准备到收尾,往往需要整整十个小时。
“柳妈妈”们风趣地说:“这可比我们自己家包饺子都上心。” 无论多么忙碌、多么耗时,大家在一起时总是乐此不疲……
说着笑着,大约2000个饺子就包好了。当“柳妈妈”牌饺子送到军营时,熟悉的一幕呈现在眼前:训练一天的战士们,列队欢迎“柳妈妈”们,他们高兴地争相接过装饺子的盖帘。“柳妈妈”们也忘记疲劳,立即走进饭堂协助炊事员煮饺子,“这边盖帘是韭菜鸡蛋馅的,那边盖帘是白菜猪肉馅的……”“柳妈妈”心里惦记着几名回族战士,生怕炊事员煮混了。
战士们吃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异口同声地说:“真是妈妈的味道。”
“我们能做的事很有限,战士们常年回不了家,我们想尽可能地丰富战士们的餐食,让他们吃到“家”的味道,他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欣慰。”“柳妈妈饺子队”的张阿姨含着眼泪说。
“柳妈妈饺子队”成立于 2016年,所在社区开展军民共建已有43年的历史,是北京市双拥创建标杆。柳荫街发生过一个动人故事:1982年,驻街警卫战士袁满囤为抢救落入冰窟的群众光荣牺牲,他舍己救人的事迹迅速在社会上传播开来,柳荫军民以此为感情基础和起点,街道、社区和驻街部队成立了军民共建领导小组,开创了全国大城市军民共建工作的先河。截至目前,“柳妈妈饺子队”组织双拥活动百余场,累计包饺子近6万个,开展“送服务进军营”活动50余次,直接服务部队官兵近3000人;服务困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近千人。如今,“柳妈妈”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而是一个爱军拥军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