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 | 革命先驱李大钊系列故事第五期《永远的丰碑》

日期:2024-07-29 18:3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今天的“红色印记”专栏“革命先驱李大钊系列故事”第五期,继续带您追寻播火者的足迹,走近李大钊——《永远的丰碑》。


1.jpg

李大钊烈士陵园展厅里的一块墓碑


在李大钊烈士陵园展厅,一块墓碑格外引人注目,碑额顶端刻有一颗红色五角星,内刻镰刀锤头,下方书写着“中华革命领袖李大钊同志之墓”13个红漆大字,仿佛诉说着一段激动人心的革命故事。

1927年4月28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英勇就义,时年38岁。李大钊同志牺牲后,由于反动势力的百般阻挠和迫害,他的灵柩迟迟不能下葬,在宣武门外的浙寺存放长达6年之久。

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不安心,她无时无刻不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入土为安。1933年,赵纫兰带着孩子从河北乐亭来到北京,找到李大钊的老友胡适、蒋梦麟,希望他们能帮忙筹备后事。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了解情况后,立即派人联络,决定为李大钊同志搞一次群众性的悼念活动,通过公葬揭露反动派残杀共产党人的暴行,同时为他镌刻一块墓碑。

1933年4月23日,李大钊公葬仪式举行,大批学生、工人、市民群众纷纷加入葬礼的队伍。只见一辆骡车紧跟着送葬的人前行着,这辆骡车是党组织秘密雇佣的。

当送葬的队伍到达万安公墓时,几个年轻人从骡车上抬下用棉絮包裹的墓碑,人们把棉絮打开,只听见一位年轻人吟读着碑文:李大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最忠实最坚决的信徒,给无产阶级的战士一个最有力最好的榜样!


2.jpg

李大钊墓原址


为避免反动分子毁坏,这块墓碑没有公开立于李大钊墓前,而是与棺木一同埋于地下。

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父亲下葬时写道:当我走到父亲的墓地时,只见墓边的小路上,躺着一块新的石碑,碑面朝天,碑头上镌刻着的鲜红的镰刀锤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直到五十年后,也就是1983年,修建李大钊烈士陵园为烈士移灵时,这块墓碑才重见天日。如今,它已成为李大钊烈士陵园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是一座象征着革命者追求真理、坚贞不屈的精神丰碑。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的思想折射出共产主义信仰的光芒,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奋斗前行的力量源泉。让我们在缅怀中汲取不竭动力,在纪念中传承不朽精神,继续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行。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