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 “兵支书”张克伟:找准切入点 助推乡村振兴

日期:2023-12-14 16:06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张克伟,男,1965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入伍,服役期间,荣获两次三等功。2007年转业到北京市档案馆,2021年12月被选派到密云区石城镇石塘路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担任“兵支书”以来,他深入群众,结合村中实际,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乡村治理,把档案文化和乡村振兴相融合,努力提高石塘路村的建设质量和居民生活幸福指数。2008年被评为市纪检监察系统优秀督查工作者,市档案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档案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市档案馆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评为市档案馆优秀党务工作者;2023年荣获密云区石城镇“先锋党员”荣誉称号。


张克伟(右一)


党建引领

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张克伟带领村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组织开好“两委会”,定时开展党日活动,执行党的纪律,提高支部服务党员和群众的能力。积极参加“密云先锋”镇先锋队,落实“1+10”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参与“公仆心、云水情”大走访实事活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使村党支部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提升党员素质,增强支部凝聚力,在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发挥优势

打造北京市首家“乡村记忆馆

石塘路村是民族英雄戚继光带兵守城之地,现保存有明万历钟鼓楼、南山烽火台等古迹。为建设密云水库,石塘路村曾进行了两次搬迁,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奉献、有故事的村落。为把石塘路村打造成历史文化村,张克伟促成了石塘路村与北京市档案学会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建立起北京市首家“乡村记忆馆”(以下简称“记忆馆”)。在推动建设过程中,他为了不耽误村里日常工作,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去密云区方志办、档案馆等单位查询资料,带领专家学者在石塘路村现场办公、实地勘察,对“记忆馆”位置进行设计。



2023年4月25日,占地近300平米,投资21万元的北京市首家乡村记忆馆在石塘路村落成。“记忆馆”由“乡愁—石塘路村的记忆”展览和数字档案室两部分组成,展览“亮出了乡愁”,数字档案室科技赋能“留住了乡愁”,不断提升村民文化自信,成为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全市起到了示范作用。《中国档案》杂志、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该活动。


倾情奉献

为乡村振兴办实事办好事

张克伟的足迹踏遍石塘路村每家每户、每个山头、每条沟道,他用接地气、办实事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肯定。创城工作中,他带领石塘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制定网格员管理办法,规范村网格员管理,参与人居环境问题治理,使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提起张书记,村民们忍不住夸赞,“张书记是个接地气、办实事的好人”。



在驻村工作中,张克伟发扬在部队养成的优良传统,与村“两委”干部密切配合,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带领党员群众做好保水保生态、人居环境治理、防灾减灾等工作,打造文化引领新阵地,不断提高村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倡导树立文明新风,为村庄发展凝心聚力,诠释了“兵支书”应有的担当。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