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故事会丨这位军人科学家把最后一次心跳献给了祖国

日期:2023-10-01 10:0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话说在2012年5月31日,在位于西安市唐都医院的一间病房里,发生了这样一幕——

一位脸上戴着氧气罩,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线的垂危老人,被搀扶着一点点挪向病房中的一张办公桌,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他唯一想做的依然还是工作。



这位老人的主治医师张利华在事后回忆当初的场景时,依然感到终生难忘:从医学角度来说,癌症晚期临终病人是不具备工作条件的,甚至可能会加速他的死亡。但是他把事业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将祖国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这位把事业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老人叫林俊德。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从军50多年,一直隐姓埋名扎根边疆,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核试验事业。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在工作、在冲锋,感动了无数人,也让大家对这位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全部核试验的军人学者感到非常好奇,他究竟有着怎样不平凡的一生呢?


从大山深处赤脚走来

1938年春天,林俊德出生在福建省永春县的一个贫苦农家,童年时代林俊德生活艰苦,甚至一度因为家境贫寒而辍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林俊德才在党和政府的资助下,得以进入中学学习。然而好景不长,林俊德的父亲不久因病去世,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都落到了母亲的身上。

为了分担母亲的压力,身为家中老大的林俊德,又不得不早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林俊德的妹妹林一德回忆说:穷人孩子就是早当家,我们家是非常困难的,我老爸是54年初过世,我哥正好才上高一,平时上学星期六下午回来、星期天下午返校,回来就帮妈妈干活。

生活压力虽然大,但林俊德在学业上却一点也没有放松,他的成绩一直很好,到了1955年,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机械系。



可那时候,他们家甚至连去学校的路费都出不起。关键时刻,还是政府伸出了援手,帮他从农村信用社申请了一笔贷款。

林俊德坐着闷罐车,一路颠簸地进入了浙江大学的校园,说出来您可能都不信,刚迈进大学时,他是光着脚的。

即便如此,林俊德心中依然非常感恩。而正是由于一生都抱着这样的感恩之情,林俊德在工作中时时刻刻想着为祖国付出。

由于国际局势压力,中国政府意识到,要想在世界上不被人欺负,就必须拥有我们自己的原子弹。于是,就在林俊德进入大学校园的同一年,中国在苏联的支持下,启动了自己的核计划。

然而,后面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1960年7月,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了专家,停止对中国出口核工业相关设备,这让刚刚起步的中国核研究变得举步维艰。

大约在同一时间,林俊德从浙江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了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下属的一个研究所,从事机械制造工作。

由于这里是军工研究单位,林俊德也就此披上了军装。参加工作后不久,他又被单位派到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修,一去就是两年。


献身大漠  奋力攻坚

神秘地点荒无人烟,全新任务毫无经验,自行车零件钟表发条,最土的仪器如何参与核爆试验?

1963年5月,林俊德刚刚完成了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为期两年的进修课程,人还没回到原单位呢,他就接到了一个神秘的通知,要求他立刻收拾行囊,前往大西北的一个神秘地点集合,和他一同赶赴那里的还有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科技工作者。

他们一行人几经辗转,终于抵达了一个当时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马兰。

今天提起马兰这个地方,大家或许都知道,这是中国著名的核工业基地。

可是在林俊德那个年代,这里只是新疆戈壁深处的一片荒漠,当年这里什么样呢?

最早来到这里的解放军战士,曾经这么形容马兰,说那里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睡觉一脸沙,风吹石头跑”。

然而,咱们的解放军战士硬是顶着风沙脚踩戈壁,建造起了中国最早的核试验基地。

林俊德他们抵达马兰的时候,试验基地已经初具雏形,可即便如此,当地的生活条件依然非常艰苦,他们只能住在半地下的地窝子里,吃着玉米面混着榆树叶蒸出来的窝头,喝着从附近河里抽上来的盐碱水。

林俊德生前的同事王为编回忆说:当时一点蔬菜都没有,渴了喝孔雀河的水,孔雀河的水是咸水,很难喝,一喝就拉肚子。

对林俊德而言,生活条件的艰苦只是一方面,真正的困难在于,他要承担的是一项中国之前从来没人做过的任务——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自计仪,那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您要知道,所有的爆炸都会产生压力冲击波,核爆炸造成的冲击波,又会比一般的炸药造成的冲击波大得多,为了测量和记录核爆炸的压力冲击波,就需要设计一种专门的仪器。

这东西在当年的中国,别说是有人做过了,就连见过的人也没几个。

林俊德带领一个三人的科研小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的研究工作。

没有美国的电机,他就拆下钟表的发条作为动力;没有传动装置,他就用自行车的链条和零件替代。

在经过了无数次的摸索和实验后,林俊德靠着这些零件,拼凑出了我们中国自己的压力自计仪。

在后来的实验过程中,他便用这种压力自计仪,成本低、测量准确、稳定性高,更重要的是,因为使用了大量的机械结构,它的抗辐射能力要比一般的电子设备都好,非常适合用来进行核试验的测量。

在那段研究攻坚的日子里,林俊德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几乎全年如此,换成一般人,都会觉得这样的工作强度苦不堪言,可是林俊德却乐在其中。



多年以后在一次采访中,当他回忆起当年设计的第一批压力自计仪因为精度出了问题,科研工作者们不得不化身成工匠,亲自上手调试,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当年那种苦中作乐的情怀:

自己设计的钟表结构去加工,第一批出来以后不好使,我是一个齿轮一个齿轮地锉,调整公差,一做就是一整夜,这个实践过程很有趣,最终我还是把它做成了。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新疆罗布泊中一声巨响,一个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当时正在现场指挥的张爱萍将军,第一时间拨通了北京的电话,向周总理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然而在电话里,一贯谨慎的周总理只问了一个问题:你怎么证明确实是原子弹爆炸?

要想证明这个问题,光靠肉眼可是判断不出来的,必须要通过采集的数据进行判别。

实际上,就在原子弹刚刚爆炸后不久,林俊德就已经带着他的科研小组出发了,他们深入爆炸的核心地带,去回收之前埋放在那里的压力自计仪。


林俊德(左一)和参试人员完成任务后合影


回收之后,他们又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判读,最终成功确认:数据符合原子弹爆炸的特点,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随机应变 测量核试验

核弹爆炸测试多,环境多变如何测?二十多年核试验,成绩斐然什么是关键?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就在爆炸刚刚结束后不久,林俊德带领他的小组,沿着氢弹爆炸的中心地区,徒步行走了几十公里,对爆炸的实验数据进行采集;1969年冬天,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林俊德带领团队成员,又把观测设备放入地下。

可以说,核试验在哪里进行,哪里就是林俊德的战场。原子弹在空中爆炸,他们就安排空中冲击波测量设备;在水下爆炸,他们就设计水下观测仪器。

在20多年的研究工作中,林俊德和他的战友们,先后建立起了十多种测量系统,完全能够应对原子弹爆炸的各种特殊环境。

他们设计的这一系列仪器,在我国历次核试验中都得到了成功应用,为中国核试验的安全论证和科学设计,提供了无数重要的数据。

除此之外,林俊德还把他在核试验中的工作经验,拓展到了许多不同的领域,比如,他带领团队成员,为公安部门的训练靶场专门研发了声电报靶技术和声电落点定位技术,解决了打靶训练后自动检测的难题。

另外,林俊德还组织人员分析了全球地震数据,把测量技术向核试验引发的地震方向进行拓展。

在这一系列工作业绩的背后,他也先后拿到了四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两次军队科技进步奖,外加数不清的荣誉。

对于这些工作成绩和荣誉,林俊德本人看得很淡,他曾经写道:“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而对于自己的成功,他也曾有过这样的总结与评价:

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一个是机遇,一个是发狂。成功需要机遇,比如说我也做了点工作,好像取得一点成功,但是核试验刚好把我放在一个很关键的岗位上,给我去闯的机会。第二个是要发狂,一旦抓住机遇你就要发狂地工作,把不可能的事做成功。


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在林俊德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贯彻了自己所说的这种发狂的工作状态。在他身患绝症之时,他又是如何以工作为先,把治疗放在后面,一直奋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呢?

2001年12月,林俊德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他而言,这样的荣誉属于实至名归。

这一年他已经63岁了,在许多人已经开始想要养老退休的年纪,他却依然以“发狂的状态”继续工作,不断开拓着新的国防科研项目。


林俊德(资料照片)


时间转眼来到了2012年,已经74岁的林俊德还在设想着两个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项目。

然而,就是在这一年的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一般人如果患上了这样的绝症,第一反应肯定是要寻找最好的医疗手段、延长自己的生命。

林俊德却是完全不同,他提出的第一个要求竟然是转院,他要转去距离自己的工作单位更近的医院,好方便他继续工作。

5月23日,在被确诊后的第20天,林俊德终于顺利住进了新医院,可是因为是癌症晚期,转院后的第二天,他的身体情况就开始恶化,癌细胞转移到了他体内的多个器官,他也被迫住进了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

然而,林俊德接下来的举动,连他的主治医生都震惊了。在住进重症监护室的第二天,林俊德就向医生强烈要求,一定要转回普通病房。

时任林俊德主治医师的张利华医生回忆说:第一天在里面他还能呆得住。第二天的时候,只要一见面就不停地跟我说,我还有一个课题没做完,你一定要拉我出去,我在这里什么也做不成,我没有多长时间了,反复地重复,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我看了很难过。

在林俊德的一再要求下,5月29日,他被转回了普通病房,此时的他腹胀非常严重,呼吸也很困难,浑身上下插满了各种各样的管子。

按照医生护士的要求,他应该卧床休息。可是林俊德却坚决不同意,他反复跟护士强调,自己手头还有许多没有完成的工作,他必须要下地、坐在电脑前面把这些工作整理完。

原来,就在林俊德的笔记本电脑里,储存着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机密文件,这些文件分散在几万个文件夹中,林俊德想要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它们整理和区分清楚。

最终,在林俊德的再三要求下,家人和护士扶着颤抖的他坐到了电脑跟前,他一个盘一个盘地整理着这些文件,仅存的生命也在工作中飞速流逝。


病重的林俊德坚持工作


半个小时过去了,他的手已经抖得握不住鼠标,眼睛也渐渐看不清东西。原本戴着眼镜的他,甚至以为自己看不清是因为没戴眼镜。

面对这个情景,在场的医生护士们实在忍不住,劝说他躺下休息一会。可是此时的林俊德却依然坚持坐着休息,他担心自己一旦躺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就这样,林俊德忍着剧痛,又坚持工作了一个多小时,直到监护仪器上各项生命体征已经濒临极限的边缘,他才终于回到病床上。

在那之后,他很快陷入了昏迷。弥留之际,林俊德用颤抖的声音再三叮嘱自己的老伴,死后要把他埋在马兰。那是他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那里有他钟爱的事业,还有无数难以忘怀的回忆。

在得知自己是癌症晚期患者后,林俊德曾经让妻子找来一个笔记本,把生命最后的计划都写在了本上,里面有一项是家人留言。

妻子黄建琴:他本来跟我说,他要给孙子外孙,他们每人写几句,后来却没来得及写。

儿子林海晨:看了本子后才发现只有目录上标了一下,后面都是空白的,但其实我们知道他还有好多东西都没来得及整理,这可能是他最遗憾的事情。

疾病来得太快太突然了,林俊德只能像一位战士一样,发起人生最后的冲锋,把最后的时间全部投入到工作之中。

2013年,中央军委追授林俊德为“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

2018年,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更是将他确立为全军挂像英模。他终于不用再隐姓埋名,他把滚烫的赤子情熔铸成了和平之盾,也将生命的最后一次心跳献给了祖国……

今天,在罗布泊深处的马兰革命烈士陵园里,纪念碑上铭刻着这样一段碑文:他们的生命已经逝去,但后来者懂得,正是这种苍凉与悲壮才使和平二字显得更加珍贵。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