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 抗美援朝老兵毛文戎:72年前剃头出征,无畏更从容
日期:2023-07-31 10:0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大中小
“耳畔炮声隆,身边战火熊。书生炼虎胆,无畏更从容。”在西城区军休六所,毛文戎身着军装,胸前佩戴着一排奖章,铿锵有力地吟诵着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创作的小诗,一首接着一首。虽然视力严重下降,但他的目光依然坚定。
从文弱书生,到战场上的密语翻译、火线宣传员,再到成为军报记者、国防科普作家,毛文戎用一生时间,让世人永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精神,向世人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密码。
“剃光头出征,负伤了好救”
毛文戎是湖北人,高三毕业前想到成都去考川大。途中,正赶上解放军部队解放四川。他光荣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军。1950年底,在抗美援朝高潮中,毛文戎跟随部队出川赴朝参战,当时只有17周岁。
“年纪虽不大,一点都不怕!”当时毛文戎留着长分头,还带自来卷,有些文艺青年气质,赴朝前他却主动剃了光头,“万一负伤了,好治好救。”小伙子没有写家信,而是瞒着父母、弟弟妹妹上战场,做好了流血牺牲的精神准备。
部队步行从成都到绵阳,坐着大卡车,越过秦岭来到陕西宝鸡,又坐闷罐火车,一路开进河北沧县,机动待命随时准备入朝。
1951年3月,毛文戎跟随部队到了辽宁丹东,天亮时在车站月台集合,看见隧道里出来一位穿着白色裙装的朝鲜妇女,头顶一个大包袱,手里牵着小女孩浑身脏兮兮的。“看见她们,我心里非常难受。如果不去抗美援朝,我们的家人可能也要逃难啊!”小伙子顿觉身上的行装不重了,加快脚步向前走。
跨过鸭绿江,眼前的朝鲜新义州一片漆黑,与身后灯火通明的丹东形成鲜明对比。
“枭敌何凶残?今看新义州。穿街兼走巷,未见一幢楼。瞠目问残壁,乡亲何处留?回眸江北岸,灯灿似龙舟。”毛文戎在《夜过新义州》这首小诗中写道。
那时没有制空权,入朝行军就利用夜幕掩护,夜行晓宿。负重四五十斤,加上枪支弹药达六七十斤,战士们情绪却依然高昂。天亮宿营,毛文戎和几位战友住进山区百姓家,朝鲜老太太十分热情,帮着卸下背包行囊,还把热炕让给战士们睡。
眼皮打架的毛文戎刚躺下,却被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叫醒泡脚。可袜子一脱,毛文戎愁眉苦脸,满脚全是血泡。“快看,小毛成了‘泡兵司令’。”老战士边说笑,边用头发穿针,将小毛脚上的血泡挑破后打个结说,“这样不积水,好得快。”
到了夜里,行军继续,滋味儿更不好受,脚一沾地针扎一样疼。“咬着牙,疼过了,麻木了,就好了。”毛文戎回忆道,当时政治部还有女战士,让她们坐马车,她们坚决不坐,一定要跟大家一起步行。敌机一扔照明弹,大家就在路边卧倒,照明弹一熄,起来飞跑。
每天晚上六七点钟,走到次日清晨五六点钟,就这样走了22个夜晚,部队终于来到了前线。月夜里,看到田地里被打坏的敌人坦克,倒在路边的美国汽车,大伙儿备受鼓舞,身上的疼痛都减轻了,那是胜利在召唤。
与尖刀连战士坑道内同吃住
刚上前线作战时,毛文戎被调到司令部作战科,做密语通话的翻译工作。“因为报话机讲话,我们听得见,敌人也听得见,所以上级把军语变成各种各样的密语,然后把密语编成一个密码本。”毛文戎打了个比方,“去王府井买个萝卜”意思是“让某某部到某某高地去”。
“这个东西可是比生命还要宝贵,敌人拿去了不得了。”背着这个密码本,毛文戎和另一位临时抽调的马坚同志一起,随军作战,部队到了什么地方、战斗进展如何,他们第一时间翻译后,呈送给作战处领导。
参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时,因连续奋战二十几天,毛文戎瞌睡得不得了,“走着走着都快睡着了,靠着一个大石头、一棵树就能睡着,天上下着雨也照样能睡着。”毛文戎心想,不能够睡觉,万一睡着了滚到山坡底下,密码本丢了,就完不成任务了。
怎么办呢?他跑到炊事班,找了两个干辣椒放在口袋里,瞌睡了就咬一口。“那个辣啊,受不了啊!瞌睡虫也跑了,就这样坚持着一直把任务完成。”
立功奖章记录了战火纷飞的岁月和不惧牺牲的英雄情怀
让他永生难忘的,是1953年夏季反击战,志愿军计划攻占敌人3个高山阵地,最高的一个海拔达973米。这个仗,不好打。不仅地势高耸险峻陡峭,敌人长期经营,且敌我阵地之间隔着大山谷,下山、过谷再攀登高山,目标太大,时间长,敌人有火力优势,会使我军遭受重大伤亡。想打赢这场仗,必须出奇制胜。于是,一个大胆设想形成——大潜伏,进攻部队头天夜晚运至阵地前沿山坡,白天隐藏埋伏,第二天夜晚发起突袭。
然而,经过计算,要打掉敌人一个加强团防守的阵地,潜伏人员得有3500人!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三千多人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18个小时,怎么样让敌人发现不了?准备工作需要做得像大姑娘绣花一样细。”毛文戎带领宣传鼓动组来到主攻团尖刀连,在坑道内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做潜伏的动员准备工作。
一次班务会上,战士们坐在树棍搭成的大通铺上,讨论“怎么保证潜伏中不暴露目标”。
想要咳嗽怎么办?抽烟的戒烟,生病的吃药,实在不行地上挖坑,坑上垫块毛巾咳嗽。
饿了吃饭怎么办?用炮声作掩护,趁着开炮时打开罐头……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这个小知识分子深受教育。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战士中何止‘三个臭皮匠’啊!”毛文戎越说越兴奋。他也把潜伏意义、潜伏纪律、兄弟部队经验、邱少云事迹都编成小节目,跟文工团(队)员一起带着胡琴、竹笛,呱哒板,到班排演出。
“邱少云,真英雄。一切为胜利,不怕烈火熊。英名传千古,豪气映天红。”受到鼓舞的战士们,常常热泪盈眶。
“活着要对得起牺牲的同志”
1953年6月9日晚,潜伏部队准备出征,白天,战士们用毛笔在红旗上签下名字,面对祖国的方向举着拳头宣誓:请祖国人民听我们的胜利消息吧!
辗转反侧一夜后,毛文戎得知部队顺利进入潜伏区,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而此后发生的故事,影响了毛文戎一生。
当日太阳偏西时,敌人开始放冷炮,几颗炮弹掉落在潜伏区。“二三十个战士被炸伤,却没有被敌人发现蛛丝马迹,有的人疼得把毛巾都咬烂了,也没发出声响。”毛文戎声音颤抖地说,有一个战士叫张保才,腿被炮弹炸伤后,小伙子一动不动,直到牺牲,这真是邱少云似的英雄。
就这样,潜伏到天黑之后,军长一声令下,我军万炮齐鸣,敌人山头被扣上火红的帽子。炮火延伸,潜伏部队一跃而起,如神兵天降。仅用了1小时零10分钟,3个高地全部攻克。
不甘心失败的敌人连续3天实行反扑,志愿军则步炮协同,让敌人没了回天之力。期间,毛文戎带着组员连夜冒雨到前沿战壕,宣传英雄事迹,激励大家斗志。
从前沿阵地返回时,路过一个山坡,坡上有个干部带着战士在掩埋烈士,一边埋一边落泪。原来,有的同志头天晚上进攻时,被敌人的炮弹、子弹打在胸前,把衣服炸碎了,面目全非,口袋里的家庭信息也失去了,只能按无名烈士掩埋。
“前宵鏖战急,烈士面容非,一切为胜利,何必问名谁?”毛文戎掏出小本写下一首诗。
这次战役,共歼敌7800余人,改变了东线防御态势,敌人因无险可守,被迫后退20余公里,有力促进了停战谈判。毛文戎所在部队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司令部通令嘉奖。
战争结束后,永远留在战场上的人,让毛文戎铭记在心。他的好朋友詹振声,曾是四川华西大学高材生,入朝以后在部队政治部敌工科担任翻译工作。1953年春,到阵地上用英语喊话,敌人一发炮弹过来,大腿被炸没了。牺牲前他说了一句话:为共产主义牺牲,是光荣的!
90岁的毛文戎老泪纵横,“后来我碰到任何不愉快的事情,一想到他的牺牲,我就感慨万千。人家什么都没有了,而我们作为幸存者,有爱情,有婚姻,有家庭又有天伦之乐。知足了,知足了。”
事实上,毛文戎也曾与死神擦肩。1953年春天,身处茅屋的毛文戎遭遇空袭,他迅速钻进树棍搭的床铺下,被战友拽进猫耳洞。房子被炸了,猫耳洞震塌了,背上越来越重,不知道挺过多久,洞里三个人将土层拱开。只见他俩满面尘土只有牙齿是白的。毛文戎曾作小诗一首:“空袭遇死神,活埋未归阴,侥幸捡条命,常怀知足心。”
“抗美援朝战场是一所大学校,培养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毛文戎1966年初调入解放军报社,任记者、编辑,随后又参与创办《中国民兵》杂志、《中国国防报》,数十年间笔耕不辍,出版有《火线感悟——朝鲜战争赢之密》等著作,被表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有突出成绩的国防科普作家和编辑家”。
如今,毛文戎视力严重下降,但采访的三四个小时中,他全程注视着镜头的方向,目光坚定有神。“眼睛看不见,耳朵来充电!”毛老用平板电脑、智能音箱,听了数十本中外文学名著。至今一直在“银河悦读中文网”任驻站作家,写诗著文,传播红色基因。老人说,作为幸存者,活着,总要力所能及地做点事情,才能对得起逝去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