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休干部吴建德:天有一双手,义务为民服务十余载

日期:2022-08-23 12:39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有一双手

时常在大暴雨过后

掀开排水井盖察看汛情

有一双手

把有故障的各种小家电修好如初

有一双手

把街坊邻里家里

开裂的家具修理如新

有一双手

时刻为老干部应急处理燃气灶、

电视机、手机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

这就是北京市西城区军休六所

退休干部吴建德的一双手

吴建德,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5012月出生,19681月入伍,19705月入党,历任战士、无线电修理技师、连队指导员、营教导员、某军区坦克修理厂厂长。1992年调到解放军报社,历任管理科科长、出版发行部高级工程师、副主任等职,大校军衔,专业技术5级,20111月退休。


202171日,吴建德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倾心为民,把自家阳台变成服务的修理间

退休前的吴建德,在机械和电器维修这个大行当里打磨了20多年,那时的他,就凭借一双灵巧的手,帮助街坊邻里解决各种维修难题。“有困难找老吴”已成为老干部们的一句口头禅。许多老同志亲切称他是“身边的活雷锋”“天有一双手”。

退休后的他,面对大家的请求更是有求必应,在他手中,修理过的物品包括电风扇、豆浆机、热水壶、加湿器、剃须刀、电动牙刷等等。尤其是近几年,小家电维修店铺越来越少,找他修理的离退休干部愈发多了。“很多小家电,陪着老干部们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对他们来说,这些家电也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吴建德说。



为了方便维修,吴建德把自家阳台改造成维修间,维修所需的工具、常用耗材、各种规格的螺丝垫片、砂纸、胶布、电线、铁丝、木条等一应俱全。一些简单小家电,吴建德就把它带回家来修,遇到大件家电,他就拿起工具“上门服务”。



由于院子里有不少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吴建德还给自己定了一个“上门服务”准则:凡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干部,接到因电视、煤气灶等方面的电话咨询请求,优先登门,优先处理。

2022525日,80多岁的李庚辰老人,在退休老干部群里发了一条赞扬吴建德的微信。他动情地写道:“吴建德老弟真是咱们军休六所的‘活雷锋’!这两天我的电视机收不到电视节目了。我自己反复折腾依然是黑屏。……建德老弟真不愧是技术高手,我折腾两天整不明白的问题,人家三下五除二就彻底解决了。……我在想,什么叫‘舍己为人’?什么‘助人为乐’?什么叫‘雷锋精神’?吴建德老弟的行动给我们作出了生动的诠释!吴建德老弟,我发自内心向你致谢,向你致敬,向你学习!”

李老这条微信感言一发,立即在群里引发了一个点赞小高潮。群主率先发文,称赞吴建德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紧接着还有20多名老干部跟帖,赞扬吴建德是“践行雷锋精神的好榜样”“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值得学习”等等。

退休十多年来,吴建德用一双勤劳、智慧的手,义务为大家修理好了几百台小家电和300多套衣柜、屏风等老物件,给许多老干部送去了快乐与温馨。有人甚至跟他开玩笑,“你可以到工商注册,开一个万能‘修理铺’,一年下来能挣不少钱呢。”吴建德嘿嘿一笑:“我就喜欢鼓捣,图个乐呵。”


开班教学 助力老干部融入智能生活

2016年,智能手机快速普及,但军休六所很多老干部不会上网、不会使用微信等智能软件,在出行、就医、消费上诸多不便。为此,军休六所离退休工作处决定举办微信使用培训班。



得知这一消息,吴建德主动请缨,“我来教大家用微信,春节过后就可以开班。”当时所领导正在为找教员发愁,让吴建德有要求尽管提,吴建德却说:“个人没有任何要求,只需要所里把愿意学习的老干部都招呼过来就行了。”

为了让老同志们学起来更轻松,吴建德制作了一套投影课件,通俗易懂,受到了老干部的肯定和一致好评。不少老干部还专门买了新的智能手机,早早来到小课堂等候。

在学习初期,有些老同志使用手机遇到问题,还会半夜打电话咨询,有人甚至拿着手机直接到吴建德家里寻求帮助,吴建德总是不厌其烦为大家服务解答。

值得一提的是,吴建德还根据老干部们的实际需求,不断改进课件内容,从最刚开始的基础界面操作,到如何建群、微信支付转账、微信安全管理、图片制作、实名制注册等。



吴建德创办的微信培训班,已先后为70多位老干部提供培训服务,有些老干部还成了使用微信的高手。


攻坚克难 解决住户老大难问题

西城区军休六所1819号楼地下车库两个通风管道的出口处,常年漏雨,严重影响地下车库停车安全。虽然所里在漏雨的下方搭建了一个吊顶棚,但漏雨问题没从根本上解决。

在业委会筹备组工作会议上,军休所领导要求认真研究地下车库漏雨问题,拿出科学的治理方案。吴建德退休前曾担任过报社基建办公室主任,又知晓土木建筑等多学科专业技术,西城区军休六所党委让他牵头负责。

接到任务后,吴建德找到了当年参与车库建设的施工人员,详细了解工程结构。而后,他又多次到车库电缆出口井、通风管道地面风口井处,作了详细的观察分析,最终绘制了一个综合治理方案。



确定方案后,吴建德带领施工小分队开始施工。为了抢在下一场大雨来临前竣工,他们经常挑灯夜战,每道工序完成后,吴建德都会亲自把关验收,确保质量。如今一年多过去,治理后地下车库两处漏雨点,经受了5场大暴雨考验,13年未解决的难题终于得到彻底解决。

类似的“老大难”问题,吴建德解决了不止一个。2020年上半年,吴建德接到业委会的新任务——翻新两栋楼前的10个自行车棚。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吴建德将拆除的旧棚结构和用材逐个分析研究,提出了新的翻建要求,具体到每根立柱用材规格,哪些旧材可以二次使用,哪些必须报废。正式施工时,他几乎天天盯在现场指导。一个多月后,10个破烂的旧自行车棚全部翻建如新。许多老干部称赞说:“吴建德又干了一件漂亮的大好事。”



当问起吴建德打算什么时候真正“退休”,他爽朗地回答道:“只要有人需要我,我的身体允许,就会一直做下去。虽然都是些小事儿,但能帮助别人,我心里就敞亮。”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