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东涛:13年“军绿”到14年“藏蓝”,永不褪色的忠诚

日期:2022-08-12 18:26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从戎装到警服,从人民子弟兵到人民警察,毛东涛的身份和角色变了,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民做事的初心从没有改变。身为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指挥处一名普通民警,他一直用自己雷厉风行、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感染着身边的年轻同志,给单位的青年民警作表率,树立正能量。因工作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获嘉奖4次。




不忘橄榄绿 砥砺藏蓝情


毛东涛18岁参军入伍,服役于抗美援朝英雄连队“松骨峰特功连”。在英雄连队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一点一滴的引导下,毛东涛逐渐从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钢铁一般的战士。得益于在部队磨练出来的坚韧不拔精神,毛东涛顺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圆了军校梦。


2008年,毛东涛退出现役,转业来到昌平公安分局,7年的基层派出所工作和7年对外宣传工作中,他将军人雷厉风行的特质和人民警察严谨细致的作风,巧妙融合在一起,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打击办案、治安巡逻还是内勤工作,每当任务来临,他都会第一时间冲在前、干在前,哪里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11年,毛东涛因伤病离开打击队进入治安岗位,夏末的一个晚上,正在辖区巡逻的他接到110布警指令:“10分钟前在辖区发生一起汽车盗窃案,请附近警力立即赶赴现场处置”。接到命令后,他迅速出警,并在途中和同车组的同事进行制定抓捕预案。凭借熟知辖区地形的优势,毛东涛仅用15分钟就截击到被盗车辆,并在同事配合下顺利将嫌疑人抓获。


“在部队是侦察兵,熟记地形和周边环境已经成为下意识的习惯,日常治安巡逻时早已对辖区地形谙熟于心,所以才能快速准确地截击到嫌疑人。”讲述破案细节时,毛东涛表现云淡风轻,似乎并没有将这个在当时已打破纪录的侦破速度放在心上。13年的军旅生涯和14年的公安工作经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骨子里,默默地守护着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的初衷。



救人已成为本能反应


2016年7月的一个晚上,汛期的大雨总是突如其来,打破了夏夜的宁静。北京局部地区遭遇暴雨侵袭,辖区多处路段出现严重积水现象,导致交通中断,全局民警全部到岗到位随时做好救援准备。


得知相关情况后,毛东涛敏锐察觉到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寻找宣传素材机会,便立即随同事赶到一处积水较为严重的路段,对救援工作进行现场视频影像记录。赶到现场时,部分群众已被积水困在家中,民警、消防人员正全力开展救援工作。


大雨还在不停地倾泻,夜越来越深,三个小时的持续救援,被困群众终于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由于大雨不断冲刷,唯一通往安全转移地点的路段已多处出现塌方,危险仍然时刻伴随在被救群众和早已筋疲力尽的救援人员身边。


出于侦察兵的本能,毛东涛意识到危险就在身边,迅速停下手中记录工作,向在场负责人员说明情况后并建议尽快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长时间的救援工作,同事们早已疲惫不堪,毛东涛果断背起年近80岁的老人,带领群众和救援人员快速通过高危路段,转移到新的救助点。


“当时还挺险的,我们刚刚通过高危路段,这条道路就坍塌了,幸亏转移及时。”毛东涛事后回想起来感慨道。




满腔热血,冲锋在前


2021年10月下旬,疫情突袭昌平区,毛东涛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参加抗疫工作。“在派出所干过几年,有基层工作经验,到一线工作适应快,现在是抗击疫情关键时期,正是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党员,也是一名退役老兵,应当冲在最前面,请组织放心,我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在防疫支援一线,毛东涛在完成正常值班、接处警、夜间巡逻和核酸检测点执勤等工作外,还充分利用工作之余,记录抗疫一线动人瞬间,并深入发掘出一批抗疫一线典型事迹,有力做好了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今年4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暴发,毛东涛始终坚守本职岗位,第一时间收集宣传素材,对全局民警忠诚履职,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先进事迹进行挖掘报道。多篇文章被央视新闻、北京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采用,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充分展示了一线民警为民服务勇于担当的良好形象。




一日为兵

终生是兵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