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休榜样丨王雅屏:将无悔忠心奉献在护理事业上
日期:2022-06-06 17:54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大中小
近日,北京市军休安置事务中心举行第六届“北京军休榜样”发布仪式,号召全市军休系统向荣获“北京军休榜样”称号的10名军休干部学习。
10名军休干部,他们中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践行者,有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助力改革强军的先进模范,有传递爱心温暖、服务奉献社会的志愿者,有参与疫情防控、投身基层治理的排头兵。
今天,第五期“军休榜样”是来自海淀区五棵松军休所军休干部——王雅屏。
王雅屏,1945年10月出生,1961年7月入伍,1996年9月退休,原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总护士长。
2001年,王雅屏荣获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第38届“南丁格尔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作为获奖代表在大会上发言。2013年起担任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理事长,任职期间,总队先后在2015年获红十字国际联合会颁发的“志愿服务发展奖”,2016年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颁发的“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奖”,2018年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2019年获中央文明办、国家“卫健委”颁发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团队奖。
不忘初心 志愿前行
王雅屏退休后,多家单位想聘请她担任医疗团体或单位的负责人,但她立志投入社会公益活动中,为此,她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培训中心的急救培训和复训,取得急救资质证书,并积极学习北京司堃范和江西章金媛两位获奖志愿者的服务事迹和先进经验。为坚持把志愿服务认真做下去,探索适合志愿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子,更好地服务广大民众,在很短时间内,她便组建了一支全国志愿者代表团体赴北京、江西等地学习、考察。
在江西考察期间,王雅屏与志愿者们一起为身患疾病的群众开展上门服务,量血压、测血糖,并为重症病人做护理,指导家属为瘫痪病人做康复训练等。在山东一皮肤病医院,王雅屏和志愿者带领患者们一起做康复操,抚慰他们内心的焦虑。持续地走访、考察、学习,更加坚定了王雅屏要全心全意做好护理志愿服务的信念。
经过6年的学习与摸索,王雅屏便带领志愿服务队走入正轨,先后在五个省市成立了23支志愿服务分队,护理志愿者达2万余人。
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
2013年,王雅屏从前辈手中接过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理事长的重担,在她的倡议下,给全国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发出公开信,号召大家积极投身护理志愿服务中,很快便吸收了全国各地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和优秀的青年护理工作者。
随着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0年9月,在全国共成立了609支志愿服务分队,志愿者队伍达40余万人,实现除香港、澳门外,1331个医疗单位和护理院校、31个省市全覆盖。作为理事长,王雅屏经常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各地民众送去暖心的照护,和患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同时,各地志愿服务分队根据队员的专业特长,开展了不同模式、各具特色的志愿护理服务,得到了民众的强烈反响。王雅屏还定期组织受训志愿者急救技能比赛和考核,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扩大了志愿服务的覆盖面。
精准服务 强化效能
2018年,王雅屏同志提出进一步细化志愿服务工作,分区域管理志愿服务分队,加强注重志愿服务的专业性、深入性、可持续性。在她的倡导下,四川省护理学会分队专门成立了一支50人护理专家志愿服务队,不定期组织专家志愿者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业务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改善群众看病就医环境。
王雅屏积极发挥护理志愿服务优势,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某地发生自然灾害后,当地医院血库严重告急,王雅屏主动参与献血,并组织志愿者开展“三献”知识宣传活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她的带动下,志愿者们自发接力捐献,累计献血80万毫升,确保了灾区医疗用血需求和安全。
今年,王雅屏同志即将年满77周岁,但她仍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在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时常见到她白发飘逸的身影。她常常说道:“所有的收获和快乐已经成为鲜活的记忆,我要和广大护理志愿者一起同心协力,挥洒护理志愿服务的汗水,在健康中国的征程中,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