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时刻显身手 平凡之中见本色 —— 张茂忠先进事迹
日期:2020-05-15 08:49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大中小
在军师团,战斗英雄张茂忠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听过他英勇战斗事迹的人,无不伸出大拇指,称赞他是“铮铮铁汉”。可是在北京市通州区人民防空办公室,同志们只知道他是一个严谨细致,认真负责,关爱同志的老领导。要不是2019年6月18日,今日头条上一则“北京市通州区多部门领导看望慰问战斗英雄张茂忠”的文章,单位的同志几乎无人知晓,身边竟有这么一位战功显赫的英雄。
热血铸就金色盾牌
1986年12月至1988年6月,张茂忠奉中央军委命令参加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在1987年4月26日至5月1日的战斗中,他带领全班与越军激战5昼夜,打退越军41次进攻。5月1日凌晨的战斗中,在弹药将尽、阵地被越军包围的情况下,张茂忠依然喊出了:“有我大胡子在,阵地丢不了!”的豪言壮语。
战斗中,狡猾的越军摸到了洞口,将一捆手榴弹扔进洞中,张茂忠为了保护战友向手榴弹扑去,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张茂忠倒在了血泊中。他全身27处负伤、肺上打进了4块弹片、胃被炸穿、肠子被炸烂了,顽强的勇士依然拼尽全力坚持战斗。张茂忠被战友们誉为“战士之胆、阵地之魂”。
这场战斗,我军以较小的代价换取了较大的胜利。张茂忠和全班战友在5昼夜的激战中取得了毙敌60余人,伤敌一批的战绩,张茂忠一人打死越军12人。将士们浴血奋战,牢牢守住了阵地,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光荣称号。
服役期间,他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二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1987年被共青团北京市委授予五四青年奖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多次被军区、集团军评为“四有”军人标兵、学雷锋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政法(纪检)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通州区孝星”。
忘我奉献平凡岗位
2015年春,时任北京军区某预备役师政治部副主任的张茂忠,军龄31年已到了退休的年限,按规定可以退出现役做一名年轻的军休干部。有着军队最高荣誉的张茂忠可以享受级别内最高档次的退休金,而且退休金待遇可以随着部队的工资水平水涨船高,不用操心即可颐养天年。但是他觉得自己不满50岁,还能继续为人民服务,毅然选择了转业到地方工作。他说:“我在前线打仗的时候,体会到了‘前线打胜仗,后方是靠山’的真正含义,军人与百姓的鱼水深情,没有当过兵、没去过前线的人可能体会不到,所以总希望能为百姓多做点事儿。”
张茂忠转业以来,在人民防空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勇挑重担。通州区如今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作为一名打过仗的老兵,他总是以战时的人民防空思维去想问题、出主意、干工作。单位每次组织开展人民防空宣传活动,都能在活动现场看到热情为群众发放宣传品的张茂忠。群众可能都不曾想到,这位眼前的人民防空宣传员, 31年前就光荣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坐在主席台上共商国是。如今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张茂忠依然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
由于战伤后遗症,张茂忠体内至今还有26块儿没取出的弹片,身体一直不太好,有多种慢性疾病。到通州工作后,他成了解放军263医院的“常客”,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家医院除了妇产科没住过,其他科室基本都住过。263医院近些年的历任领导,都认识这位大名鼎鼎的战斗英雄。但是他每次住院,都是悄悄地住进多人间的普通病房,从来不搞特殊,住单间病房。他觉得,如果住了单间,可能就会有其他住院病人被转到别的病房,也可能未住院的病人因此住不上院。多人间的病房也挺好的,有空调有暖气的,当年在老山前线的猫耳洞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和战友们都挺过来了。不能为了自己住院方便一时,给其他病人和家属造成不便,也不能给部队医院的领导添麻烦。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张茂忠在部队期间曾指导部队广泛开展拥政爱民教育,协调师团两级开展结对助学和扶贫帮建工作,通过协调全师副团以上干部帮扶62名贫困学生,师机关帮扶6户贫困家庭。1997年被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拥政爱民模范”。
张茂忠资助的是漷县镇一个高一女生邱杨(化名),邱杨的父亲是个残疾人,生活自理困难,爷爷奶奶都80多岁了,家里只靠邱杨的妈妈一个人支撑。妈妈是个农村妇女,种着几亩薄田,唯一的收获就是秋收季节的一点儿粮食,一年到头也看不见钱。邱杨家的土房低矮,家徒四壁,张茂忠打量着这个贫寒的家,心里酸溜溜的。从2013年起,他每学期资助邱杨1000元学费,直至张茂忠转业后,他仍然关心着这个贫困家庭,一直资助到邱杨同学参加工作。
张茂忠说:“对一般人来说,1000元可能做不了多少事儿,但是对于这个家庭来说,1000元就能让孩子安心上学,将来改变这个家庭的命运。”
张茂忠的资助给了邱杨莫大的激励,她更加刻苦学习,多次发信息向张茂忠致谢,争取用好成绩来回报恩人。
2015年,邱杨的高考成绩不太理想,情绪很低落。张茂忠得知后,及时安慰她:“成绩不重要,考什么学校也不重要,将来生活得好才是最重要的。求生靠的是本事,不是学历,况且成功的路也不只是上一所好大学这一条。无论你是重读,还是上大学,我都支持,你上一天学,叔叔就资助你一天。”张茂忠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更能体会农村孩子的艰难,以及他们改变自己命运和家庭现状的强烈愿望。
2016年4月,张茂忠获悉曾经一起参战的同班战友李小鹏的女儿身患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急需大额费用救命,他心急如焚,积极联系战友、同学、同事进行捐款,并及时帮助战友在网上开展轻松筹全民募捐活动。张茂忠利用休息日前往天津、太原、石家庄等地组织战友献爱心。有些战友受家庭条件所限,无法实现捐助心愿,为了安抚战友,张茂忠自己掏钱以战友的名义捐款。经过20多天的努力,筹得爱心捐款20余万元,帮助战友李小鹏度过了难关。
矢志传承红色基因
多年来,张茂忠不忘本色,注重对下一代红色基因的传承,他经常进学校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为重点,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德育活动效果,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每次为学生作报告,他都根据学生年龄情况认真准备。通过当年对越防御作战时艰苦岁月期间的感人故事,他把师生们带到战火纷飞的老山前线。他用声情并茂的发言,感动每一个现场的师生,使他们对英雄充满敬意。每次这样的活动都有好多学生含着眼泪和张茂忠交流互动。张茂忠总是语重心长地勉励同学们:你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要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为我们国家发展建设奉献自己的智慧人生。他在近年来数十场英模进校园作报告的活动中反映良好,受到了各个学校师生们的一致爱戴和欢迎。2016年当选为"通州榜样”十大人物。
(北京市通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