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飞扬的琴声 ——任士荣先进事迹

日期:2020-05-15 08:48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任士荣是永定路军休所的一名军休干部,今年84岁。原空政文工团国家一级手风琴演奏员,手风琴与他相伴走过了近70年的历程。

手风琴伴他走过了多彩的军旅历程

 1949年12月,14岁的任士荣入伍,在解放军二野三兵团文工团当宣传员,党和部队培养他学习演奏手风琴。从此,手风琴成了他为部队服务,为广大群众服务的最好武器和工具,为部队指战员和广大观众带来了欢乐,也使他的人生道路充满了幸福和欢乐!

 1953年,他作为赴朝慰问团成员,慰问志愿军指战员和朝鲜人民军,他们的演出深受部队官兵欢迎,回国后受到了上级的嘉奖。

 1955年,他被调到空政文工团担任手风琴演奏员。1957年,他背着手风琴,跟随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出色完成任务,回国后被授予“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光荣称号。1962年他到芬兰赫尔辛基参加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参加演出的节目,共获得四枚金质、一枚银质奖章。

 在众多的出国访问中,最难忘的是1965年,他背着手风琴带领一个七人的小型演出队在法国马赛参加艺术节,在数十个国家的演出中,我们中国的演出最受欢迎。演出后,法国的《费加罗报》《马赛人报》纷纷发表文章,赞扬 “中国手风琴家演奏的中国民歌令人惊叹”“中国人征服了马赛人”。回国后,他在中南海受到了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的亲切接见和宴请,演出队被誉为“国际乌兰牧骑演出队”。当时,全国各大报刊也发表专题文章报导,由他写的总结报告被印发给各文艺单位学习参考。

 同年,他在中南海举办的联欢会上为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首长演奏,和首长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欢乐的夜晚。

 1988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手风琴知识讲座》上,他荣获了“全国优秀讲座节目奖”,为全国手风琴爱好者带来了很多知识和乐趣。

 在他46年的军旅生涯中,从东北的乌苏里江畔到新疆的赛里木湖边,从青藏高原到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从亚到欧、美许多国家,演奏了一曲曲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欢乐的手风琴乐曲。他被授予演奏员的最高职称“国家一级演奏员”,还荣获了国务院特殊津贴。

 

退休后继续用琴声为社会奉献余热

 任士荣1995年退休,2006年被移交到海淀区永定路军休所安置。进所之后,他很快就感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休办、军休所对军休干部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了报答党和人民对他的培养和关怀,他退休不赋闲,始终在思想和行动上坚持“退休不褪色”,一直精力充沛地活跃在北京军内外和全国各地的演出舞台上,用他最喜爱的手风琴,热情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多年来,他经常受到部队和地方单位、艺术院校的热情邀请,参加各种活动。多次担任国内和国际比赛的评委和嘉宾,中国音协和中央音乐学院考级专家委员会的评委和学术顾问等。

 退休前后,任士荣一共编撰了《手风琴电视教程》《手风琴课堂教程》《手风琴考级作品名家指导》《手风琴伴奏中外歌曲集》《任士荣手风琴演奏教学曲集》等五部专著,还与别人合作编写了许多作品,录制了《手风琴考级重点曲目辅导》光盘等8张,均在全国发行,现在,这些出版物已经脱销,在教学时不得不复制、复印使用。

 他既是一个军旅手风琴演奏员,也是一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为庆祝建军80周年,参加了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大型公演活动,他的独奏和伴奏均受到观众的喜爱。他经常和同为军休干部的爱人黄倩同志一起参加多种公益性的手风琴独奏和独唱演出。2007年,在全国文联老干部迎新春联欢会上,他的独奏和黄倩同志的独唱受到音协老领导、原秘书长苏扬同志的赞扬,他说:“你们这么高龄还能表演得这样好,真不容易”。2008年,任老夫妇俩为四川地震灾区儿童北京夏令营演出及教课,深受灾区学生的欢迎。他还为北京手风琴界组织了一场赈灾义演,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他多次受邀参加国防大学、后勤学院、清华大学、中科院、国土资源部、人事部等单位组织的大型纪念文艺活动,担任的独奏、伴奏均受到一致好评。

 2002年6月起,任士荣老师自告奋勇担任了万寿路街道采石路社区市民学校手风琴班的义务教员。17年来,坚持每周日为几十个中老年学员上课,年龄差别大、水平各异。他耐着心,一遍一遍地手把手教,毫不厌烦。从基本功的训练抓起,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参加学习的人员热情很高。大多数学员都是从识谱教起,逐步达到能演奏音阶、练习曲和小型中外乐曲的水平,普遍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社区举办的联欢会上多次受到好评。74岁的学员、北航理工科教授刘导治,在他的指导下,进步很快,在为北京老教授合唱团的伴奏中,受到大家的称赞,还获得了2007年北京市社区手风琴比赛老年组一等奖,当地报刊和北京电视台都作了报道。十几岁小学员刘文锦和李庆生,也在北京教育系统组织的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自移交到军休所后,任士荣积极参加北京市军休办、区军休办组织的文艺汇演,他的手风琴独奏获得优秀奖。他参与组建了永定路军休所合唱队,并担任艺术指导和伴奏。合唱队组建后,多次参加上级单位举办的演唱活动,取得了骄人成绩。2007年,在区军休办举办的“五月鲜花”演唱活动中获得优胜奖,并代表海淀区参加北京市军休办“五月鲜花”演唱会,也获得了优胜奖。2008年,在海淀区举办的“迎奥运庆七一”歌咏大奖赛上,合唱队荣获二等奖。为此,任士荣被评为海淀区2007年“老有所为贡献之星”、万寿路街道“社区文明之星”、文化部中华少儿部文艺促进会特别贡献奖。《军休之友》《同心刊》《法制晚报》《城市周刊》《名流周刊》《老年体育》等多个媒体都刊登了他的事迹;北京电视台还对他做了现场直播专题采访和手风琴独奏、伴奏的表演。

 北京奥运、百年梦想。2008年,任老满腔热情地投入了喜迎奥运的社会活动。与老伴黄倩同志被北京奥运志愿者协会聘为“歌声与微笑”志愿服务团顾问,为歌曲《微笑北京》编曲、配伴奏并在多个合唱队教唱、演出。他还自愿为北京残疾人活动中心“盲人合唱团”教唱歌曲和教手风琴演奏,每周上课从不间断。根据盲人特点,运用触摸教学法,使学琴的盲人得到明显的进步。他与军休干部周鹤同志合作,为盲人写的歌曲《盲人的心声》,受到了盲人和各界的好评,已成为盲人合唱团的保留曲目。他和盲人合唱团一起参加各种迎奥运、抗震灾等义演活动;参与组织了“和谐之声”盲人合唱团“啦啦队”,多次到奥运会、残奥会的篮球馆、乒乓球馆、鸟巢田径场为运动员加油助威,指挥“啦啦队”为全场演唱歌曲,受到全场观众热烈欢迎和上级的表扬,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都作了多次报道。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任士荣老师始终认为,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能为军休出力,是自己最大的快乐。任老为建设快乐军休、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用手风琴演奏出了他欢乐的人生。生命不息,演奏不止!

 

(北京市海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推荐)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