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坚守21年,房山老兵肩扛2700吨石料铺就这条上山路

日期:2023-12-10 10:2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21年风雨无阻,铺就上山路。

大石河从房山区霞云岭堂上村发源,一路蜿蜒向东。进入青龙湖境内,河道逐渐宽阔,转弯向南流去。转弯处的大石河西岸就是房山的东麓起点——青龙湖镇口头村。

口头村依山傍水,300多户,一千多口人,是个风光秀美,文蕴深厚的山村。口头村西山上的泉水长年不竭、清冽甘甜,常年有村内外的人们上山取水,络绎不绝,人们沿途欣赏美景,登上山顶俯瞰层层梯田,远眺都市繁华。在旅游业愈加炽热的今天,这里成为了一处“网红”打卡地。

从口头村到泉眼处,有一条由石阶铺成的路,红褐色的石块大小不一,紧实、整齐地依山垒砌,蜿蜒而上。多亏了这条路,人们上山方便多了。



可谁知道,这条路,是口头村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于洪福用自己的心血汗水乃至生命,默默奉献、执着奋斗21年修成的。据粗略统计:这条山路所用石料超过2700吨。于洪福修路21年,平均每天都要撬动、搬运、铺设石料700多斤。这对于由知天命之年开始,直到步入古稀之年的于洪福来说,需要多么坚韧的毅力,需要多么大的付出?这些,只有不善言谈的他自己知道,心疼他的老伴知道,走过山路、受益颇多的乡亲们也知道。同于洪福从小一块长大的老党员于洪林含着眼泪说:“走在山道上,就好像踩在我洪福哥哥的肩膀上,我心疼啊!”   



一天的劳碌付出是激情,二十几年的坚忍劳作便是信念;一次走过山路是平凡,千万次的攀山修路则是非凡。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位老党员21年风雨无阻,每天修路不止?是什么精神,激励着他孤身一人,无怨无悔,心无旁骛地投入这项枯燥艰苦的修路工程?


参军入伍 雷锋精神刻心间

于洪福出生在1945年4月,这个“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农家子弟,从少年到青年,心灵深处就盼望着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家乡更加文明富裕。

1963年,于洪福初中毕业后参军入伍。绿色军营的三年,正是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的时候,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深深地刻印在他的心中。他严守纪律,刻苦训练,努力掌握军事技术,在紧张的学习、训练之余,他参加了营里的文艺宣传队,吹笛子、拉二胡、表演节目,成为连队的文艺骨干。

服役三年,退伍还乡,于洪福始终保持着革命军人的本色,为改变家乡穷困落后的面貌,于洪福主动报名参加了村里的青年突击队,在荒山秃岭上修建层层梯田,常常是“早晨四点半,中午带顿饭,晚上打夜战”,主动挑起战天斗地的重担。春天大旱,他们挑水上山栽白薯,肩膀压肿了,仍然不叫苦不喊累。夏天一个中午,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如鞭,于洪福撂下饭碗就一路小跑奔向麦场,不顾雨猛风狂,与社员们一起把场院里刚刚脱粒的麦子收好。

于洪福还充分发挥文艺特长,在村里党团组织的支持下,成立了口头村文艺宣传队。十几个年轻人利用早晚和阴雨天,把生产队里的好人好事编写成文艺节目,为乡亲们演出。村里没有像样的乐器,于洪福就跟村里的乐手一起琢磨研究,利用几个晚上自制了一架扬琴。不仅如此,他还自费购买了一把笙,给宣传队增添“新式武器”。

为了把口头村的宣传队搞得更加红火,于洪福虚心向北京来的下放干部请教,还不辞辛苦到附近驻军的宣传队学习舞蹈节目,请村里的教师于登科做编导,把社员们雨夜抢场、民兵演练、忆苦思甜等编成节目。宣传队还多次参加公社的文艺汇演,由于节目丰富多彩,深受十里八村乡亲们的欢迎。于洪福还带领宣传队到驻军部队演出。宣传队在当地很快打出了旗号,成为那个时代一道靓丽的乡村风景线。

1980年,于洪福光荣入党,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的时候,他暗下决心,要竭尽全力为家乡尽快改变面貌贡献力量。

要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里刨食的境况,就必须改变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年届不惑的于洪福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承包了一台碎石机,加工河滩的砂石料为集体创收,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径。1982年,于洪福东摘西借,买来一辆东风挂斗卡车,搞起了煤炭运输,他还带领十多户乡亲,逐渐走上了富裕之路。



随着于洪福的家境逐渐好转,埋在他心底的一个愿望便开始萌生:离他家门口往西不足百米,便是上山的路,每天从门前经过的上山种地和取水的人们来来往往,长年不断。从沟底到山顶的沟沟坎坎有三四里地,只有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荆棘丛生、弯弯曲曲,夏天湿滑泥泞,冬天积雪成冰,不时有浮石滑落,上山之路不仅艰难还有危险,他决心要把这条通往七斗泉的路修好。

1985年,于洪福联系几名村民倡议集资修建上山的路,由于费用问题,无人响应,倡议落空,这件事被搁置。但于洪福修路的心没死,反而更加坚定。


上山修路 只为完成最初的心愿

1995年,在于洪福50岁的那年春天,他把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和承包的几亩地交给妻子打理,把汽车运输的事交待给两个儿子,便毅然决然地、不声不响地背起背篓,义无反顾地上山了。背篓里面装着铁锤、钢钎、撬棍、尖镐……从此,开启了他那艰难、漫长的修路之旅。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山坡上修路,首先要依山就势设计线路,坡度不能太陡,路面不能太窄,于洪福上山下山不知往返了多少次,在脑海中设计勾画出山路的模样。

修路,先要开拓路基,拨开丛生的荆棘、面对成堆的乱石,于洪福挥动钎錾,把大块的石头凿开、錾平;抡起十字镐,在坚硬的山坡上刨出路基。山坡上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头,要寻找适合铺路的石头并非易事。石质要坚硬,石面要平整,形状砌出来要与周边的石块相吻合。他细心寻找合适的石块,路基近处的石头,他走上前把百八十斤的石头抱在怀里,一步步挪到路基上;路基远处的,他就用撬棍撬起来,一寸寸、一尺尺地挪到路面。有时候,他看到远处山坡上有块石头合适,就爬上去,用尖镐刨开四周的荆棘和碎石,让巨石滚落,再抡起铁锤,把石头“改造”成型。

盛夏酷暑,他热汗淋漓、击石垦壤,用老伴刘淑花的话说:那汗出的,连袜子都湿了;寒冬腊月,他身披雪花,修路不辍;树叶黄了又绿,月亮缺了又圆,于洪福雄心不减,斗志不衰。

21年间,他的手脚不知被石头砸伤多少次、腰背痛了多少天,他从来不说,只有陪伴他几十年的老伴知道。每天于洪福回到家里,经常看到他不是脚趾砸肿了,就是手指流血了,或者肩膀上有几道血印,胳膊上几道伤痕。老伴找来红药水、创可贴、纱布为他涂抹、包扎。老伴回忆说:从修路开始,他的手脚指(趾)甲就没个正常颜色,今天砸黑了拇指,明天又砸黑了小指。一次,他的脚趾头受伤,流着血跑回家,让我赶紧找创可贴和纱布帮他裹上,可他倒好,穿上鞋一瘸一拐地又上山了;还有一回,他被一块200多斤的大石头砸中了胳膊,肿得厉害,让我帮忙把上衣脱下,给他抹药包扎,本想着这回伤得重,会多歇两天,可还是没拦住他。

刘淑花接着说:他的胳膊两个月才消肿,看着都让人心疼。我有时唠叨,干嘛修路这么上心,像着了魔一样,他总是一句话:“这路要修成了,乡亲们、后人们都会说,这道儿好走多了。”这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话语,却表达出一名平凡的、普通的老党员的信念和志向:让道儿好走多了!

于洪福心中的信念坚不可摧。在2000年到2006年担任村主任的六年间,他天不亮上山修路,九点钟回村尽职,从来没有间断过。许多乡亲、朋友劝他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他只是淡淡一笑:“这路,总得有人修呀。”还有乡亲提出要和他一起修路。他说:你们都有自己的营生,要养家糊口,我家里的事用不着我操心。其实,于洪福心里还有一个担忧:“万一哪块石头不稳当,其他人走在上面摔了跟头崴了脚,那就麻烦了。”

2012年7月21日,百年一遇的暴雨降临房山,青龙湖地区降雨量接近400毫米,混浊的山洪在山坡上、河峪里横冲直撞,奔腾咆哮,于洪福辛辛苦苦修了17年的路被冲的面目全非。

真正的战士,面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已经67岁的于洪福志没有退缩,没有气馁。灾情过后,他背着背篓,装好工具,又像往常一样上了山。这一干,又是4年。

烈日炎炎的午后,当别人躺在凉席上酣睡的时候,他大汗淋漓地搬起石头走向那条心心念念的路,渴了,或者掬一捧山泉水,或者摘几颗酸枣含在口中;寒风呼啸,当别人在温暖的屋子里看电视的时候,他抡起大锤砸开巨石,累了就找个向阳背风的山根下喘口气,歇息一会。

为了加快修路的进度,节省往返路上的时间,有时候,于洪福早上八九点钟就出发,中午也不回家吃午饭,直到下午三四点钟饿透了才回家。这一次重修,比以前更加精细,更加坚实,于洪福给道路增添了防洪泄水通道,每隔二三十米,还有供游人歇息的平整石阶。这也导致修路所用的石料,是此前的3倍多。整修十分成功,在今年特大暴雨的考验下,山路丝毫未损,坚固依然。

但于洪福的身体却逐渐出现问题。大概从2014年起,于洪福不时出现周身疼痛乏力的症状,他一直以为是感冒,不舒服了就吃上两片药,缓解一些就接着上山。这种情形整整持续了两年,症状越发频繁,还伴随着剧烈的咳嗽,药片越吃越多,药效却越来越差。终于,在2016年临近年底的一天,离他心中的修路目标还差50米就要实现的时候,他坐在高高的山头上,望着已经平整好的路基和旁边摆放的两排上百块等待铺装的石头,无奈地叹了口气:我真干不动了!

从山上回来的于洪福,突然咳出了一口血,老伴吓坏了,赶紧叫儿子把他送到医院,经过多方检查,于洪福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2017年4月8日,72岁的于洪福惦念着心中的那条路,带着那“让上山的道儿好走多了”的愿望,默默地走了。临终前,他断断续续地对老伴说:“还有50米就修完了,等我好了,还要在路边栽上果树。下山还给你背柴火,烧暖炕。”

山路弯弯,拾级而上。半山崖壁上,钢钎劈石留下的一道道痕迹仍然清晰可见。山顶上那段已经平整好的路基旁,那排排石料依然静静地摆放在那里,仿佛述说着老党员于洪福呕心沥血、辛苦劳碌的故事。



于洪福的家里,老伴刘淑花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小包,里面有几本证件和一本小小的相册。证件有:退役军人证、党员活动证、献血光荣证,还有一本红色的荣誉证书,里面是手写的毛笔字:于洪福同志热情支持教育事业。落款是:房山区人民教育基金会,颁发于1992年。这是于洪福当年为助学捐资2000元,获得的区里的表彰。这是于洪福几十年来获得的唯一荣誉。



相册里,是于洪福留下的5张照片,是他60岁那年,党支部组织党员去西柏坡等地参观学习时留下的,照片中,于洪福站在窑洞门前,身后上方是鲜红的党旗和入党誓词;还有一张是在“五大书记”的塑像前。所有照片里,没有一张修路工作照,也没有一张全家合影。 

于洪福为家人、为乡亲们到底留下了什么?他留下了让乡亲们能够安全上山、“好走多了”、永久受益的一条路;他给家人们留下了和谐乡里、不计得失、勤劳朴实的家风;他给家乡的党员干部们留下了“心系人民、执着奋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洪福精神”!“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爱好书法的老党员于洪林用隶书写下了这段名句,他说:这是我洪福哥哥的真实写照。



于洪福走了,但更多的“于洪福”来了:村里成立了“于洪福党员服务队”,每个月都带领志愿者们上山维修一次路面,清理一次杂草。除了修路,服务队还积极帮助村民解决各种事情。小到打扫卫生、胡同巡逻,大到村民家中婚丧嫁娶、盖房装修,都能看到队员们的身影。

于洪福的事迹,被写在了他亲手修筑的道路两旁,房山区委把这里列为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青龙湖镇党委将其确定为党员服务群众实践基地,组织党员开展党日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弘扬“洪福精神”,干事创业,勇当先锋。

山路中间的宽阔处,一尊于洪福的塑像静静地立在路旁。那坚毅的目光和慈祥的面容,仿佛向过往的行人叙述着他的执着、他的艰辛、他的成功;也仿佛在友善地询问:“这道儿是不是好走多了?”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