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故事会丨烈火焚身,岿然不动,谁还记得他真实的面容?

日期:2023-10-23 16:0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1953年的2月,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44师警卫连班长的耿式全,奉命前往朝鲜平康附近的一个无名墓地,去寻找一位烈士的坟墓。

耿式全的任务,是护送这位烈士的遗体回国安葬。事后,他回忆说:1953年2月21号的晚上,探照灯一开,把山都照得明晃晃的,但附近还处在敌人的火炮封锁、飞机封锁范围内,因此寻找烈士遗体是有风险的。

耿式全一行人晚上十点多赶到墓地,墓碑一排又一排,他们只能拿着手灯一个一个去找,找了一个多小时才把烈士的遗骨找到。他们找的到底是谁呢?


记忆模糊的容貌

他们要找的那位烈士就是今天所有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邱少云。

大家对于这位英雄最初的印象,大部分来源于一幅彩色插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幅名为《邱少云》的油画,被收入了全国统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的语文课本。原作如今收藏在中国美术馆。



画面中的邱少云匍匐在地上,右手握枪,左手深深地扣入土地中,手臂和脸部的肌肉紧绷,体现出了忍受烈火焚身的坚毅,而这幅油画的背后也有个故事:

那是在1977年,为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0周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决定举办一次美术作品展览。为此,他们向全国各地著名的美术家进行征稿。

辽宁画院著名画家孙国岐先生也收到了邀请,请他以邱少云烈士为主题,创作一幅油画。

为了创作好这幅油画,孙国岐先生可是下了苦功夫。他阅读了大量介绍邱少云烈士的资料,还请来朋友当模特,模仿烈士被烈火焚烧时的姿态。

在创作了十多张草稿之后,他才最终定下了样稿,又经过了几个月的艰苦创作,这幅后来影响深远的油画才最终得以问世。

但是对于创作者来说,这幅作品还是有一个小小的遗憾,那就是对于英雄的容貌,他们当时能够参考的,只有一幅不太准确的画像。

或许您会好奇,那个时候都有照相机了,难道邱少云都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吗?

说实话,不要说照片了,就连很多见过邱少云的人,对他相貌的描述也是不尽相同。

为什么一个小伙子的容貌会给人这么多不同的印象呢?其实也不能怪大家的记忆混乱,实在是因为邱少云烈士离开家的时候太年轻了,牺牲时也只有26岁。

如此短暂的生命,经过了如此漫长的岁月洗涤,就算是亲密的家人,对于容貌的记忆也很难保证准确与清晰。

然而,即便今天的我们不能清晰地描绘出烈士的相貌,这却丝毫不影响他的英雄壮举。

即便是跨过几十年后,可能很多人依然想不明白:一个人要拥有怎样坚强的意志,才能忍受烈火焚身却岿然不动呢? 


加入解放军,感受关怀与温暖

1926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二,邱少云出生在四川省铜梁县邱家沟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在家中排行老二。

9岁那年,邱家接连发生变故,先是父亲邱炳荣落水遇难,家里一下子失去了最主要的劳动力;此后不久,母亲也因为积劳成疾不幸去世;抗战打响后,哥哥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此时只有11岁的邱少云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担,养活自己和两个年幼的弟弟。

为了生存,他带着弟弟们去隔壁村投奔了自己的大伯。他除了要帮伯父耕种家里的田地,还要四处打零工赚钱。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抗战胜利后,他当兵的大哥邱东云退伍回家才有所好转。

然而,相对安稳的日子并没有过上几年,到了1948年,邱少云家再次遭遇飞来横祸,又出什么事了?

就在这一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进程,国民党政权面临崩溃。为了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国民党部队开始四处抓壮丁、补充兵员。此时的邱少云原本因为身上长疮,正在家中养病。

可即便如此,当地的保长依然逼着他去应征。无奈之下,邱少云只能拖着病体,被编入了国民党军队,奉命去保卫成都。

这段行军的路程让邱少云记忆深刻,当时的他一身疥疮疼痛难忍,可是在国民党的部队里,他不仅得不到关心和同情,反而只会遭到辱骂和责打。

万幸的是,全国解放已经势不可挡,国民党死守成都的设想很快就破灭了。

1949年,邱少云所在的国民党军队,在成都附近的新都县起义。我们党向起义的国民党士兵们提供了两个选择:一个是领路费回家,另一个则是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邱少云本身就是贫苦农家的孩子,又早就听说解放军是保护穷人的队伍,他自然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解放军。

虽然如此,由于之前对于共产党的政策了解不深,刚刚参加解放军的时候,人们发现邱少云表现得很沉默,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跟谁也不多说话。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对于这样的苦孩子来说,打开心扉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邱少云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转变:

当时,邱少云总是裹着一件破旧的烂棉衣,他的连长朱斌看不下去了,就找来一件新衣服让他换上。

而当邱少云脱下衣服的时候,朱斌惊讶地发现,这小伙子的身上竟然有那么多疥疮,好多都已经化脓溃烂了!一问才知道,这是他的老毛病了,而且因为长期得不到治疗,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

看到这个情况,朱斌立刻拿出了一块新手帕,这块手帕是朱斌未婚妻赠送的,平时他都不舍得用,此时,他用这块干净的帕子,擦洗着邱少云身上的脓液和污血,之后,他又叫来了连队的卫生员,给邱少云上药清理。

在之后的几天里,卫生员每天都追在邱少云的身后,坚持给他擦洗换药,持续治疗之下,多年的疥疮顽疾终于得到了治愈。邱少云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自己几乎就没有感受到过这样的关怀与温暖。这也让他下定决心,要为像他一样受苦的人民求解放,捍卫人民胜利的果实。

在此之后,邱少云认真训练、勇敢战斗,在1950年的一次剿匪战斗中,他凭借过人的胆识活捉了匪首,受到部队的嘉奖,还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学字写信,冲锋向前

1951年的3月,邱少云的家人们意外收到了这样一封书信:

“亲爱的哥哥和弟弟们:你们近来好吗?我从老家来到河北,已有两个多月了。很想念乡亲们,让你们代我向乡亲们问个好!下面告诉你们一个事:前些日子,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明天就要到朝鲜去战斗了……你们在家里要把分的地种好,多打些粮食,多交些公粮,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这样才对得起共产党,对得起毛主席!我决心杀敌立功,戴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邱少云”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就在这一年的12月,邱少云所在的部队,被编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他们离开了四川,北上集中到了河北省的内丘县进行集训。

经过3个多月的整训后,部队即将开赴朝鲜战场。临行前,每个人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于是就有了邱少云亲笔所写的这封家书。

让家里人很意外的是,邱少云从小因为家里穷,参军以前从没念过书,他又是什么时候学会了写字的呢?

原来,就在1951年初,一位名为郭安民的年轻人,被调到了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成了一名文化教员。连长朱斌知道郭安民和邱少云都是四川人,就特意安排邱少云到团部去接。回连队的路上,邱少云话很少,他只是替郭安民背着背包,在前面走得很快,走一段又停下来等他。

过了一会儿,邱少云突然对他说:“到我们一排住吧,我们盼望一个文化人教我们开眼识字呢!”

当时郭安民就想:这个惜字如金的老乡,为了学文化,话还是不少的嘛。

时隔多年,郭安民老人对这段往事依然记忆深刻:邱少云说自己没文化,问我在他们部队的40天里,能不能一天教10个字,这样40天下来就能识几百个字了。

没想到,连里领导和邱少云想到了一起,真的就把郭安民分到了邱少云所在的一排,住在三班。

当时,谁都知道炕头离灶近,睡觉要暖和得多。晚上,邱少云就将自己睡的炕头,让给了郭安民睡。郭安民推让,邱少云对他说:“你一个学生娃,细皮嫩肉的,别把你冻坏了,大家还指望着你教识字呢!”

因为是老乡,邱少云很快和郭安民熟络了起来,他给郭安民讲自己从小受的苦,讲他如何被人出卖、被抓了壮丁,讲他们几代人都没进过学堂……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郭安民永远记得邱少云双眼含泪低着头、不停地搓着双手的样子。

就这样,靠着跟郭安民40多天里学会的几百个字,邱少云写下了那封家书,这也成了烈士留下的唯一一封亲笔书信。

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和战友们跨过鸭绿江。



在入朝后不久,他们所在的部队就参加了著名的第五次战役。战斗最终以志愿军的胜利而告终。

时间转眼来到了1952年的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计划发起秋季反击作战。这次作战有这么个背景:在此之前,朝鲜战场相对平静,参战双方也在进行着停战谈判。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持续挑起小范围的冲突,目的还是为了能在谈判桌上占到便宜。为了粉碎敌人的妄想,志愿军决定发起反击。

当时,邱少云所在的部队承担着一个重要目标——攻下位于朝鲜铁原东北方10公里的391高地。

为了守住这里,敌人修筑了坚固的工事。更重要的是,当时志愿军的前沿阵地,距离391高地之间有一片3000米宽的开阔地。

这里没有任何遮蔽物,想要从这里对敌人发起冲锋,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时任志愿军第15军干事的老兵王精忠对这片开阔地记忆犹新:我们离391高地有一片开阔地,这里没有掩护,完全被敌人的火力覆盖封锁。

所以,要想拿下391高地,唯一的办法就是派部队提前潜伏进去,潜伏到距离敌人只有60米的地方,缩短冲锋的距离。



这样的潜伏任务要想成功,严守纪律就成为了关键。为此,邱少云所在的部队,专门挑选了一批共产党员承担这项任务。

由于不是党员,邱少云一开始并没有入选。然而,他再三向连队指导员表示,自己已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也一直以党员的标准在要求自己,希望领导批准自己参战。

他甚至写下了血书,表达了自己参加潜伏任务的决心。最终,连长和指导员都被邱少云的热情感动,批准了他的请求,邱少云也因此成为了参加此次战斗的唯一一名非党员战士。

1952年10月11日夜晚,邱少云所在的突击队,潜伏到了距离391高地只有60米的阵地上。他们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硬是克服了饥饿与寒冷,顺利度过了一整夜。

然而,到了第二天的中午,两个下山打水的敌人,意外靠近了邱少云他们潜伏的阵地。为了防止潜伏部队被发现,志愿军炮兵开火射击,消灭了这两个敌人。

可是这个举动也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他们开始向这片阵地射击燃烧弹。其中一枚燃烧弹落到了邱少云的附近,周围草丛立刻被点燃,火势迅速蔓延到了他的身上。



为了确保潜伏任务完成和全体战友安全,邱少云放弃了自救,没有暴露目标,他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了自己的身体,直至壮烈牺牲。当天晚上,志愿军胜利攻占了391高地,取得了这次战斗的完全胜利。


寻找烈士遗体 回归祖国

在位于沈阳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坐落着邱少云的墓地。当年在邱少云牺牲后,他的遗体是如何被人收殓,又是如何被迁葬到这里的呢?

时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担架运输连组长的韩远泉,当年在战斗结束后,负责收殓邱少云的遗体。

他们看到遗体的身体后踩出了几十公分的长沟,那是烈士为了咬牙忍住烈火焚身的痛苦,向后蹬踏踩出来的,由于蹬踩的力量之大,连鞋子都被踩烂了。

而当韩远泉他们翻过烈士的遗体时,发现子弹和手榴弹,都被邱少云压在胸口上。

他在临终前,因为担心燃烧导致弹药爆炸暴露目标、同时也伤害到周边的战友,便用身体护住了弹药。

见到这个情景,韩远泉再也止不住泪水,他一边哭,一边跟战友将邱少云的遗体搬到担架上,之后,三个人趁夜色掩护,将遗体运到阵线后方的松林坡,那里设有一个志愿军牺牲将士的临时墓地,邱少云烈士的遗体,最初就被埋葬在了这里。

时间转眼到了1953年的2月,志愿军总部做出决定,要将在朝鲜战场牺牲的高级军官和立功烈士的遗体,迎回祖国进行安葬。



于是,就有了咱们开头出现的那一幕: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44师警卫连班长的耿式全,前往松林坡墓地寻找邱少云的遗体。

在此之后,他们用汽车将遗体运回国内,并被安葬在志愿军烈士陵园中,和他安葬在一起的,还有黄继光、孙占元等一批英勇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们。

时至今日,每逢清明等特殊的日子,总会有群众自发地来到这座烈士陵园,祭扫这些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们。

邱少云牺牲的391高地,至今也依然屹立在朝鲜的国土上,在当年那场战斗结束后,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怀着深深的敬意,在391高地的石壁上刻下了这样一行大字:“为整体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邱少云以他26岁的生命,将这座无名的高地深深刻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以顽强的钢铁意志在这片烈火中得到永生。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