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故事会丨从“蛤蟆蹲”到“地下长城”——真实的地道战如此升级!

日期:2023-10-04 10:0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截至2012年,电影《地道战》已经创造了累计观影30亿人次的纪录,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刷新。

我们今天并不是想跟您聊这部老电影,而是想聊聊电影拍摄的内容——地道战。



大家知道,地道战是抗战时期华北、冀中平原上,抗日军民所使用的一种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特殊战法。

那么您知道,地道战这种特殊的战法究竟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的吗?在它使用和推广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故事流传了下来呢?


凝结智慧 筑起地道

我们的故事,先从一幅油画开始讲起。

1951年,年轻的画家罗工柳,打算创作一幅反映抗战期间根据地军民保家卫国的油画。几经考量,罗工柳选择了地道战这个题材。在多年以后,他曾经回忆,自己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是为了表现中华民族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无穷的智慧。

为了画好这幅作品,罗工柳绘制了多幅草图。之后,他带着草图来到了河北的一个村庄,请当时参加过地道战的民兵同志们看,没想到,民兵上来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罗工柳


罗工柳的学生、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的小儿子、后来也成为了著名画家的闻立鹏先生,曾经这样回忆:“民兵看到他的草图,就跟他说你这个不对,他问怎么不对呢?民兵回答我们不是从门口进出地道的,那样就被敌人发现了,我们是将牲口房里的马厩作为出入口的。这样罗工柳才改成现在这个样子。”

听到了民兵们的指导,罗工柳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他曾经谦虚地回忆说:“当时我真是不懂,是老百姓教了我,才画出了《地道战》。”

这幅画后来被收入小学课本,成为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不知道您是否还能想起它的样子?要是想不起了,那我给您提个醒。

罗工柳的这幅作品,把场景设置在了狭小的马厩里,画面中间一个女民兵手持驳壳枪,正在钻出马槽,周围站立的人虽然姿态各异,但是个个神态坚毅,表现出了光明必胜的坚定意志。这幅画后来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今天提起地道战,它已经成为了华北地区军民英勇抗战的一个传奇。当年的抗日军民们,充分发挥了华北平原土质松软的特点,通过挖掘地道的方法,把散落在平原上的若干个村庄连接起来,构筑成一套能打能躲、房屋相连、内外连通的地下工事,让游击队员们从多个角度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当然了,地道战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还是因为当年的八路军,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在军民团结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地道才能够建成,并且发挥最大的功效。

为了毁灭抗战军民们修建的地道,敌人也想过很多手段,包括放水、放火、放毒气等等,可是,在抗日军民们精心设计的地道面前,这些手段全是白搭。



大敌当前 洞穴藏身

地道战最早出现的地方,是今天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蠡县曾经地处八路军冀中根据地的腹地。
说起来,冀中根据地的外部环境其实很艰难,一方面是因为,冀中平原东侧挨着平汉铁路,西侧挨着津浦铁路,这是日寇通往南方的两条交通生命线。加上资源丰富,敌人一直试图把这里打造成维持长期战争的补给来源。
另一方面,一马平川的平原上是无险可守的,敌人反倒可以使用汽车、骑兵等机动方式,随时对我们的抗日军民进行围剿。

从1941年起,敌人在这里修建大量的碉堡和公路,又配备了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试图依托自己强大的机动能力,彻底粉碎我们的抗日武装,冀中根据地也因此进入了一段最为艰苦的时期。

在咱们刚才提到的河北蠡县,日军的汽车是隔三差五就开到各个村子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次次血的教训,逼得当地百姓不得不想办法来躲避灾难。

也就在这个时候,各家各户在冬天为保存红薯而挖的地窖起到了作用。有些地方的村民把地窖扩大,或者是干脆设置在野外,一旦敌人来扫荡了,就钻进地窖躲藏起来。

这种躲避敌人的方法,传到了时任中共蠡县县委书记王夫的耳朵里。王夫意识到,这可是一个在残酷环境下坚持斗争的好办法啊,应该在各个村镇积极推广!

就这样,在他的推动下,蠡县周围的每个村镇每家每户,都挖掘了用来躲避的藏身洞。到后来,这种方法更是被推广到了整个冀中根据地。



多年以后,王夫的女儿王钢,对这段往事记忆犹新:“这个洞俗称‘蛤蟆蹲’,因为它不是很大,你进去以后只能蜷缩着,像蛤蟆一样蹲在那。晚上在洞里铺一些稻草,带一些破棉被、破棉袄之类的,可以待一宿。”

一开始,藏身洞对我们的抗日军民来说,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可是入冬以后,这些原本很好使的藏身洞,忽然就被敌人发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王钢说道:“冬天的时候气温低,有人待在洞里就会有蒸汽往外走,敌人就慢慢发现了。”

敌人开始拉网式地排查,许多地洞被发现后就遭到了破坏,凡是抓到在野外洞里藏身的人,一律当做八路军杀害。无奈之下,抗日军民们只好把藏身洞搬回了村子里。

可是敌人现在已经知道这类洞穴的存在了,每次扫荡的时候都会格外注意对洞口的搜查。这可怎么办?

面对狡猾的敌人,当地的抗日军民想到了给洞穴升级的办法。原先的藏身洞只有一个洞口,敌人把洞口一堵,我们就没辙了。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把邻里之间的地洞挖通,设计成2个、3个、甚至更多的洞口。这种连通式地洞不断升级,到最后,一个拥有多个出入口的地洞或者地道网络,开始逐渐建立起来。

想方设法 大获全胜

这样构建起来的地洞网络,看起来似乎非常简单,可是在当年,村民们只有一些最简陋的工具,他们该如何保证这样的地洞网络能够顺利、快速地修建起来呢?

当年根据地的抗战军民们,手头只有两样工具——锄头和竹筐,锄头用来挖洞穴,竹筐用来搬泥土。就靠这么简陋的工具,到底是怎么挖掘出这么庞大的地道网络的呢?

当年参加过地道挖掘的李恒彪老人,对此有着清晰的回忆:“挖一个竖井下去,用辘轳往上绞土,10个人1个坑,一个人的进度是7寸。”

李恒彪老人参与挖掘的是今天保定市清苑区冉庄的地道,在这我们插上一句,今天的冉庄有着保存最完好的抗战时期的地道遗址,街面上也保持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北农村的风貌,您要是有机会,一定要去参观一下。

说回地道的挖掘,李恒彪老人提到的是一种分段挖掘法,把计划挖掘的地道分段,每隔一段就从地面上挖一口竖井下去,然后按照计划向两段拓展,地道挖好后,打上支架,再把竖井用土回填,隐蔽起来。



通过这种分段挖掘法,可以在没有测绘工具的前提下,确保地道挖掘和方向的精确。为了防止在挖掘过程中偏离方向,人们还会通过敲击地面的方式,引导在下面挖掘的人。

可是,这种挖法固然有效,但工作效率低、强度又高,满足不了日益紧张的形势的需要,这可怎么办呢?

对此,李恒彪老人回忆说:“日本人紧逼啊,这个挖法太慢了,后来县武装部派了两个人来,跟我们一起讨论,后来就想到了坡道式的挖法。”

所谓坡道式的挖法,就是在地道两侧挖两条斜坡,取代之前的竖井,挖出来的土可以装在小车上,通过坡道运到地面,等地道挖好后,再把土直接回填到坡道里,这样就省去了封闭竖井时需要做支架的繁琐,加上通过小车搬运土壤,效率可比辘轳快多了。地道的挖掘速度一下就上了一个台阶!

很快,这样的挖掘方法就在保定地区的几个县得到了推广。

到了1941年初,包括蠡县、清苑县等几个县在内,已经构建起了丰富的地道网络。我们的抗日武装依靠地道的保护,加大了对敌人补给线的破坏,甚至还成功进行了多次反击战。

例如1941年5月,日军计划扫荡蠡县的大曲堤村,得知此事的蠡县游击队决定利用地道粉碎敌人的阴谋。

5月9日拂晓,敌军杀了过来,游击队一方面掩护群众进入地道隐蔽,另一方面在村口设下埋伏。40多个日军刚到村口,就被一阵排枪和手榴弹打死打伤10几个。

吃了亏的敌人,急忙向后方据点求援,却没想到,我们的游击队早就埋伏在了他们增援的路上。

在此之后,我们的队伍且战且退,把敌人彻底引入了大曲堤村,再利用村里的各个地道,跟敌人展开巷战,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最后不得不仓皇逃窜,而咱们的游击队却是0伤亡!多亏地道的帮助,我们的游击队取得了一场完胜!


升级加改造 守好冀中平原

蠡县利用地道打胜仗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越来越多的村镇深受鼓舞,想要尝试构建起自己的地道网络。然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偏偏就出现了波折,导致地道的修建差点被叫停,发生什么事了呢?

蠡县的好消息传遍了整个冀中大地,越来越多的县、村、镇开始学习蠡县的榜样,挖掘自己的地道网络。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县的地道挖掘水平有差异,使得部分村镇没有做好地道口的隐蔽。当敌人来扫荡的时候,不幸被发现。



一时间,一种新的观点开始出现,觉得地道靠不住。这也在冀中根据地的党委内部产生了激烈争论。有人甚至提议,干脆别挖地道了!

面对质疑,我们党内“实事求是”的优良风气开始发挥作用,时任冀中军区政委的程子华决定,亲自带领工作组深入蠡县、清苑县,实地调研一下地道在游击战中的效果。

曾在冀中军区担任民运部部长的胡友梦老人,亲身经历了这次调查:“程政委初步调查以后,又派我们民运工作队到其他县进行调查。”

经过这样详实的调查研究,冀中军区党委认定,地道对于抗战斗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不能叫停,还要大规模推广。就这样,地道战这种对敌斗争形式,在整个冀中平原迅速扩大开来。

到了1941年年底,担任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的王耀南来到了冀中根据地,他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任务,什么呢?给地道升级!诶?这地道难道还能升级吗?

还真能!您要知道,王耀南可是我们革命军队里的工兵专家,红军长征时期,就是他带领红一军团的工兵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替红军铺平了长征的道路。他这次来到冀中根据地,就是要发挥自己的工兵专长,帮助根据地做好平原地区的抗战!

他对几个典型村镇进行了调研,之后提出一个观点:平原地区无险可守,你要想在这里坚持游击战,就必须要改造地形,怎么改?修地道。那现在不是已经有地道了吗?再升级!

现在的地道,大都是局限在一个村子里的,要把村与村之间的地道打通,实现那种跨村镇的转移,方便我们的游击队隐蔽和集结。

此外,之前的地道都是单层的,王耀南建议,要在地道里加入翻板、陷坑,让地道能够防水、防毒、防火、防挖、防钻,还要把村里的房屋和地道结合起来,构建成那种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坚固工事。



如果说,之前的“蛤蟆蹲”算是地道的1.0版,蠡县那种联通起来的地道,算是2.0版本,那么经过王耀南升级的地道,就成了全新的3.0版本。在此之后,冀中地区的抗日军民,依靠地道取得了一系列的战绩。

根据抗战胜利后的统计,截至1944年底,这里的地道累计已经超过了1万公里,从地道全面建成到抗战胜利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抗日军民在地道进行生产生活,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累计击毙击伤敌人几千人,至于自己的伤亡人数,则是屈指可数。

地道战,让原本无险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了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战场;这些至今仍然存在的地道,也成为了见证我们胜利的丰碑!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