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故事会丨危急时刻,退伍老兵这样守护平西红色文物!

日期:2023-09-27 10:0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的十渡村,主体建筑上的几个鎏金大字是由曾经领导平西抗日根据地斗争的萧克将军生前亲笔题写的。

这座纪念馆的建筑面积四千多平米,馆中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个个质朴感人的故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动人瞬间,都在无声讲述着军民同心抗战的艰苦卓绝,汇聚起了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峥嵘岁月。


1.jpg


然而今年7月底的暴雨引发了山洪,纪念馆大部分建筑设施被冲击了一遍,而在当时,有一个人一直坚守在保护藏品、撤离人员的第一线,秉持着“人在、馆在”的信念,始终不放弃任何一件文物。

这个人是谁?他与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缘分又是从何时算起的呢?

 

退伍回家乡 结缘纪念馆

“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目前是国家级抗战烈士纪念设施,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纪念馆设有一座纪念馆和三个区级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共有23名,全年免费对外开放,每年接待的参观人数大概有20多万人次。”

这段话就是咱们今天故事的男主角、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郭伟所说。

郭伟一开始并不是馆长,而是一名退役军人。2000年,18岁的他穿上了军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的一名海军,两年的军旅生涯成为了他一生的转折。

“我是2000年应征入伍,参军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从我参军入伍那一刻开始,我就感觉到了这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短短的两年军旅生涯使我脱胎换骨,通过部队的锤炼,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为令行禁止的军人,练就了不怕吃苦、精益求精的部队作风,期间因为表现优秀,获得了一次优秀士兵。我也发自内心地有为人民服务、为家乡做贡献的想法,从个人来讲,这是我做很多事情的精神动力。” 

退役后,20岁的郭伟回到家乡房山区,又经历了几次职业生涯的蜕变。

“回到家乡之后,我成为房山区电视台的一名工作人员,从技术工作人员后来逐渐转变为一名记者,做了10多年的媒体。房山区成立退役军人事务局后,我被调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一年后又被调到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

 

奔赴实地 只为重现历史

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前身是建于1985年的平西抗日烈士陵园,1992年3月,陵园内建起了一座纪念馆。

200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为了更加翔实地反映平西人民抗战的全过程、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房山区经过多方面努力,又完成了纪念馆新馆建设。

2020年,郭伟成为馆长,而他紧接着要面对的一个大任务就是为建党百年送上一份厚礼。

“2021年,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重新布展,可以说这项重要任务对我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重新布展自然意味着要增加更多的展品,为此,郭伟专门成立了寻访小组,奔赴当年平西所辖的十二县开始深入挖掘、实地走访,在这期间,郭伟也意识到了一件重要的事:

“近几年,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抢救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抗战文化史迫在眉睫。我们成立了一个寻访小组,对平西抗日根据地所辐射的京冀两省12个县进行实地走访,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我们主动与当地相关部门联络沟通,寻找到10名还健在的平西抗战老战士,将他们的抗战事迹记录下来,留下他们珍贵的影像资料。”

在走访过程中,有一位老战士的经历让郭伟印象非常深刻——

“有一位当年抗战时期的老战士叫李文忠,老人在参加八路军反扫荡工作中,为保护村民撤离,被追赶上来的日伪军打伤了腿,由于负伤不便行动,老人无法继续跟随大部队前行,他就在老乡家养伤。在养伤的大半年时间里,这名战士被周边几个村子的村民轮流照顾,直到伤病完好,这样这个老人才存活了下来。这个老人的经历体现出当年在平西抗日根据地,正是坚固的军民鱼水情深,才使得我们赢得抗战胜利。”


2.jpg


那么,经过了郭伟及工作人员的努力,重新布展后的展馆是什么样呢?

“我们将平西抗战馆的常设展览由原来的5个单元提升为8个单元,展览的面积也扩大到了2700平方米,展示的图片增加了126张,达到了496张,抗战的物品增加了98件,达到了366件。复原场景和多媒体沉浸式展示区域10多处。”

改建后的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历史脉络更加清晰,技术更加先进,故事更加生动,特别是在展览中,郭伟专门设置了一个主题单元,重点展示的就是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场景——

“在这个场景里有当年真实的历史史料,很多反映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抗战物品,如暖壶、保温桶、给八路军伤员用的毛毯等。我们还特别展出了1941年由房涞涿县政府为平西根据地马鞍村授予的抗日模范村的锦旗,通过抗战物品的展示,抗战事件的情景重现,进一步展现当年平西根据地军民共同抗敌的动人场景和高尚精神。”

在郭伟的带领下,2022年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集体荣获北京市“最美文物守护人”称号。

 

洪水来袭  想方设法保平安

刚才之所以跟您介绍了那么多郭伟为布展付出的心血,是想告诉您:这座纪念馆,凝聚着他和馆内全体员工的心血,所以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最不可能放弃它的,就是郭伟了。

让我们再回到7月底那最危险的几天:7月29日上午,接到暴雨预警通知后,郭伟立即返回工作岗位部署执行应急预案,向上级报告后,第一时间发布了闭馆公告,自己则带着6位员工驻馆值守。馆内人员每4个小时一巡检,发现问题随时处置。

下午5点,十渡地区开始降雨。到了第2天,雨量逐渐增大。

巡检人员发现纪念馆内从楼上顺着楼梯正在往下灌水,郭伟立即带领两名工作人员到六楼查看情况,原来是六楼顶外围平台的排水管堵塞了,积水造成顶楼屋顶的水位高于防水层,屋内顶部的电线管漏水,雨水直接灌进了室内。

郭伟立刻让同事们找来墩布、水桶开始淘水,他自己则去疏通管道,全体人员经过5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堵住了漏点、疏通了排水,大家从6楼一层一层的淘水、擦拭,总算将馆内各楼层的雨水清理干净了。

然而,一场更大的考验还在等待着郭伟:7月31日上午,拒马河和马安沟两条河道的水位迅速上涨。上午9点50分,通讯断网;10点10分,全馆断电。纪念馆与外界失去了所有联系,郭伟带领工作人员一边处置馆内的各个漏水点,一边考虑如何得到雨情的进一步信息和上级的指示。


3.jpg


11点,他来到十渡镇政府了解情况,镇政府告诉他:如果水位持续上涨,他们便决定将全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转移到纪念馆进行临时避险。听到这个消息,郭伟立即返回了纪念馆,开始紧急部署安置和后勤保障工作。

下午3点半,水位升到了纪念馆门口,镇政府的60多名人员陆陆续续转移到了馆内,此时,在十渡地区支援驻防的公安和消防人员也来到了这里,最后,共有110多人聚集在了纪念馆展厅避险。

然而到了下午4点,郭伟发现,纪念馆的广场水位一直在上涨,他担心再这样下去,整个纪念馆都不再安全,于是立即建议全体人员向后山的陵园转移。

他在馆内不停地对大家喊着:“大家快带上随身物品向烈士陵园转移,这里不安全了!”

当确认所有人员离开纪念馆后,他又把纪念馆、办公楼所有的门窗都锁好,最后一个撤离,而那时,纪念馆广场的水位已经齐腰深了。

洪水越来越急,镇政府决定向十渡村火车站转移,而郭伟则带领纪念馆和燕山职业学校15名工作人员主动为转移人员断后。临走之前,他把纪念馆的三堂正门用大石板牢牢顶住。

他还背上了食堂里所有的馒头、花卷,之后的一天一夜,就是这些食物,解决了100多人最困难时期的伙食。

 

不顾危险 第一时间救文物

8月1日,洪水终于开始下降了。郭伟立即带领工作人员返回了纪念馆。虽然对纪念馆受损早有心理准备,但亲眼看到时,还是让郭伟心痛不已,看到一层展厅到处都是淤泥,大量展板掉了下来,他的眼圈红了。

值得庆幸的是,在转移之前,郭伟把纪念馆的大门用大石板顶住,直到大水退去,大门也没被冲开,所以馆内虽然进了很多水,但大部分展品没有被冲走。郭伟丝毫没有犹豫,蹚着半米多深的淤泥走进了馆内和同事们开始了抢救工作,而最先要抢救的,就是展厅内的纸制品,有的展柜被洪水冲碎了,纸质展品经过水泡泥埋后变得异常脆弱。

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们,郭伟不顾淤泥里混杂着碎玻璃等尖锐杂物,在没有任何工具和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徒手开始刨挖泥沙,一片一片地摸寻,小心翼翼地提取,将找到的珍贵展品放在塑料包里,双手捧着移到室外。

展厅内的展柜很多都是电动展柜,没有电,想取出展品就只能打碎展柜玻璃,但谁又能保证打碎的过程不会让玻璃碴二次破坏展品呢?况且这对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个危险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受伤,这可怎么办?

郭伟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带着工作人员,从泥塘里挖出了员工自家的电动三轮车,拆下电瓶,自己做了一个供电工具。他又趴在馆内的泥塘里找到了展柜的电机电路,打算用这种方法通电开柜。您别说,这个办法还真的奏效!很多展品就这样被成功地取了出来!


4.jpg


在寻找、转运展品的过程中,郭伟的脚被玻璃划了几厘米长的口子,但他没有停下脚步,依然和大家并肩作战,第一时间抢救出33件重要展品和12本馆内孤存的书籍。

他说:“这些展品是咱们的老前辈一件一件地捐给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是平西英烈们的历史见证,是我们纪念馆的无价之宝,一张碎纸片、一个字都弥足珍贵,我们要把它们救回来。”

之后,他顾不上休息,又带领大家清洗展品。可那种条件下,去哪儿找干净的水呢?他们发现消防管道还存有一些清水,就将它们全部用于清洗展品,清洗之后再进行风干处理。

通过不懈努力,他们救出珍贵抗战物品125件。这些珍贵的史料遗迹,有很多都是郭伟跨省奔波、通过实地走访征集来的。

他说:“我守护的不仅仅是纪念馆和文物,更是平西人民誓死不屈的意志和顽强斗争的勇气。这里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文物都记载了平西人民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悲壮历史,我不会舍弃任何一件文物。”

在抢救革命文物的同时,郭伟还带领员工全力开展自救。陆续清理出连通纪念馆、附属楼、接待站等馆内通行道路,将纪念馆大门和倒塌的围墙设上了立围、拉上了警戒线,还利用捡来的树杈、隔板等材料进行安全防护,搭建出了一个24小时值守人员的临时住所,确保馆内公共财产安全。

洪水过后,纪念馆内到处都是淤泥,室外广场上的泥沙将近两米深,室内的泥沙最高也将近1米,郭伟又忙起了清淤工作。在北京卫戍区官兵和房山区城管委、区公路分局、区消防支队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清淤2万多立方米。


5.jpg


郭伟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这么说过:“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现在又有幸来到了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这让我更加系统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如何经历千难万险,誓死保家卫国的。在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的每一刻时间,我都能感受到先辈们的精神熏陶,我们要把先辈的精神传承好利用好。”

可以说,郭伟守护的,不只是文物,更是平西军民在面对强敌和艰难时永不言弃、奋勇斗争的精神。这次洪水中的守护,何尝不是这种精神的延续?

未来,重建纪念馆的工作还会有很多,但郭伟却说:“纪念馆还在、文物还在,我们这群红色文化工作者还在、伟大的抗战精神也还在。”

是啊,如果他们都在,又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呢?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