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人民观点)
日期:2024-01-29 09: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大中小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⑤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新的文化使命”,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引领力
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创造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才能让中华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2023年《开学第一课》上,《儒藏》工程项目负责人讲述了项目背后的故事。工程启动以来,各大机构几百位学者承担基础工作,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负责编纂整理、把控校点质量,北京大学出版社对稿件进行编辑、校对,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必要时甚至达到“五审五校”。多方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努力,保证了《儒藏》工程高质量推进。这一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基础文化工程和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体现了“盛世修典”的中国文化传统,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扬帆起航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新的文化使命”,发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定文化坐标、高擎精神旗帜,彰显了我们党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担当。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就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文者,贯道之器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明确“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新的文化使命”,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引领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在首都北京,吉祥大戏院重新开业、北京人艺国际戏剧中心落成启用、百年戏楼正乙祠锣鼓声再次响起,高品质文化供给日益丰富;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沉浸式体验等让古老殷墟“活起来”,推动传统文化持续焕发新光彩;在湖南邵阳,当地推出身边好人“微讲堂”等一系列举措,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呈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创造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才能让中华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气象一新、格局一新的时代,也是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日益深化的时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中华儿女的历史机遇和光荣责任。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蘸着历史的笔墨,正在书写新的历史。向历史深处回望,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璀璨夺目,写就光芒万丈的篇章。把历史的卷轴向未来铺展,我们要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也在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上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6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