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发布

日期:2024-02-27 09:02  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字号:

  近日,2024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优化营商环境暨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成功召开。会上发布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全文内容来啦~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落实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功能定位,以一流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出如下行动方案。

  一、实施聚链升级行动,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链,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建立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一是“一链一策”制定补链强链延链方案,绘制产业链图谱,发挥链主企业牵引作用,带动上中下游企业实现空间集聚、资源共享。二是“一链一单”编制招引项目清单,精准对接目标项目,对链主企业招引补链强链延链项目落地、扩大上下游产品服务采购给予资金支持。三是强化产业链要素供给,优化五级供地模式,探索工业用地复合利用、弹性增容等机制,可提供9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保障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的要素需求。四是加大腰部企业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腰部企业成长为链主企业,力争到2024年底,形成30家以上规模较大、带动力强的细分领域链主企业。五是强化集群品牌建设,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打造“中国智造”名品方阵,整体提升产业链国际影响力。

  (牵头部门:营商合作局;配合部门:集成电路产业专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班、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专班、汽车和智能制造产业专班、市自驾办、宣传文化部、开发建设局、规自分局)

  二、实施创新领航行动,助力企业增创跃升优势

  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精准衔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一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加大“白菜心”工程布局力度,安排1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承担国家、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关键领域重大创新突破。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一体化高效协同,安排6亿元财政资金对其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给予支持,一体化推进核心技术攻关、迭代应用和生态培育。三是强化创新服务支撑,支持概念验证、打样中心、中试放大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园区共享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企业发展,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关键支撑。四是加强创新标准制定,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研制,发展高质量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增强将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产业标准的能力。五是实施“创新企业倍增计划”,优化“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培育模式,力争2024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30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突破130家。

  (牵头部门:科技创新局;配合部门:集成电路产业专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班、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专班、汽车和智能制造产业专班、市自驾办、宣传文化部)

  三、实施数字标杆行动,数字化赋能企业发展

  紧抓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契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数字产业发展高地。一是开展数据制度创新,实施数据资产确权登记、评估入表、交易流通等综合改革,加强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探索数据跨境安全便捷流动。二是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全栈式服务平台,2月底率先建成2000P智能算力中心,年内再增加2000P智能算力规模,建设国家级数据训练基地,以“物理空间+平台支撑”方式为数字化服务商和大模型企业提供软硬件适配、数据标注、模型训练、评测、开源等服务。三是支持数据开发利用,汇聚自动驾驶、“三医”、航运等数据集,建设政务、公共、工业等数据专区,推动公共数据向经营主体有序开放。四是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软件,培育一批一流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建成一批世界级智能工厂和“灯塔工厂”,赋能中小企业“上云用数”。

  (牵头部门:科技创新局、行政审批局;配合部门:集成电路产业专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班、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专班、汽车和智能制造产业专班、市自驾办、宣传文化部)

  四、实施绿色转型行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将绿色低碳作为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率先打造制造业低碳转型标杆,助力企业形成创新发展新动能。一是支持企业开展节能管理,推广运用节能降碳技术,搭建绿色制造体系和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二是保障企业绿色能源需求,为企业提供不低于10亿度绿电,支持企业开展绿电交易,对使用绿电企业给予资金补贴。三是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进风电、光伏等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扩大热泵等清洁能源供热规模,为企业提供清洁低碳、安全稳定的能源保障。四是开展碳中和咨询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碳中和咨询专区,提供碳足迹、绿电绿证、ESG以及国际认证等综合咨询服务。五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支持节能减碳、氢能、碳捕集利用、高效储能、绿色能源装备等先进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牵头部门:经济发展局、城市运行局)

  五、实施开放共赢行动,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

  发挥区域协同和“两区”政策叠加优势,加快构建统一大市场,助力企业在更大空间实现发展。一是强化与“三城”协同创新,共建融合发展机制,2024年实现“三城”科技成果在亦庄落地转化超过170项。二是加大新扩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发挥亦庄、通州、大兴三区产业、空间、资源优势,加快布局一批重大项目,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三是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带,聚焦京津冀“五群六链五廊”产业协同发展新图景,梳理产业链图谱,加强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支持企业加大津冀供应链产品采购。四是拓展创新应用场景,聚焦高速公路干线物流,打造京津塘高速马驹桥至天津港自动驾驶货运走廊。五是加强资源能源协同,支持企业与河北、内蒙古、山西等省市开展清洁能源交易,开展京津冀蒙算力合作。六是打造外商投资全方位服务体系,发布重点领域投资指引,搭建对外合作服务平台,升级涉外“一件事”集成服务,支持企业“抱团出海”。七是加快亦庄综保区申建,以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为特征,发展精益制造、研发迭代、维修检测等保税新业态,推动融资租赁、工业零部件平台、跨境电商等服务贸易新模式。

  (牵头部门:经济发展局、两区办;配合部门:集成电路产业专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班、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专班、汽车和智能制造产业专班、市自驾办、宣传文化部、城市运行局)

  六、实施全域场景行动,为企业创新提供首试空间

  围绕市场准入和场景应用,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更大空间和平等机遇,鼓励经营主体大胆创新。一是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深化住所“零材料”改革,探索经营范围规范化改革。对自动驾驶、生物医药和大模型训练等新产业新业态,采取“沙盒监管”等包容审慎措施,加快新产业新业态落地、健康规范发展。二是开放智慧城市场景应用,发布智慧城市场景创新需求清单,建设智慧城市应用场景验证孵化基地,为新技术提供测试验证场景。三是迭代信创应用解决方案,面向金融、能源、安防等重点行业,推进行业通用适配中心建设,遴选整体解决方案,推动信创产品从“可用”提升为“好用”“通用”。四是发布亦城机遇清单,公开2024年重大投资项目、政府采购意向、土地供应计划、产业发展空间等信息,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亦庄新城建设。五是鼓励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借助区内央企资源,搭建服务平台,畅通对接渠道,支持央企开放市场资源,形成协同创新生态。

  (牵头部门:行政审批局、商务金融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班、经济发展局;配合部门:财政审计局、开发建设局、营商合作局)

  七、实施金融惠企行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加强金融精准普惠服务,强化资金要素保障,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一是加大股权投资力度,用好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100亿元基金、经开区100亿元政府引导基金,发挥“产业升级基金+科创基金+种子基金+人才基金+市场化子基金”撬动作用,助力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二是拓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制定产业链核心企业“白名单”,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整链授信”等模式,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三是加强企业上市服务,发挥北沪深交易所经开区上市服务基地作用,加快在审企业上市进度,与北交所合作设立高端产业板块,高效助推企业挂牌上市。四是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立1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提高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便利小微企业获得融资。五是创新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金融服务中心”,依托政务数据、信用数据为企业增信赋能,提供涵盖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六是实施产业金融倍增计划,建设金融产业园,支持产业金融机构落户亦庄,支持投资机构、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发展壮大,形成以产业金融为核心的特色金融业态。

  (牵头部门:商务金融局;配合部门:财政审计局、科技创新局)

  八、实施人才高地行动,汇聚发展第一资源

  进一步优化人才“引留用培”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层次人才支撑。一是全面推进“人才十条2.0”政策落地,实施重点产业领域专项人才支持政策,深入做好人才培养引进工作。二是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链,打造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企业培育本土化的高技能产业工人。三是不断完善人才服务,加快百万平方米国际人才社区一期投入使用,提供各类人才保障房5千套。四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持续打造“亦麒麟”人才品牌,颁发“亦城百强企业”“社会贡献企业”等奖项,支持企业家坚守实业、办好企业、争创一流。

  (牵头部门:组织人事部;配合部门:社会事业局、集成电路产业专班、汽车和智能制造产业专班、开发建设局)

  九、实施服务便企行动,提升为企服务效率和温度

  围绕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政策和服务,全面打造“亦庄服务”品牌。一是优化产业组织体系,为每个主导产业提供“一个专班、一个规划、一个平台、一套政策、一支基金、一批项目”的专业化服务。二是优化政务服务,以“迎商中心”为载体,打造全国首个企业入区一站式集成服务平台,构建立体化政务服务矩阵,编制审批服务办事攻略,进一步完善“带设计方案供地”模式,实施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制度,推行“竣工即交证”,加速投资项目落地投产。三是提升政策服务,出台商业航天、汽车芯片、科文融合等15项惠企政策,扩大政策精准推送、即申即享适用范围,实现政策公平普惠、直达快享。四是优化重点企业服务包机制,与亦企服务港联动,为企业配备“一对一”服务管家,提供24小时响应的专属服务。五是完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加快北京小学、北京八中、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亦城书院、数字艺术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嘉会湖、通明湖景观提升,保障市政设施与产业项目同步建设,更好满足企业人才创业和高品质生活需要。

  (牵头部门:营商合作局、行政审批局;配合部门:集成电路产业专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班、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专班、汽车和智能制造产业专班、市自驾办、经济发展局、开发建设局、社会事业局、规自分局、政务服务中心)

  十、实施法治护航行动,守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聚焦产权保护、劳动纠纷、监管执法等企业常见问题,加大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依法保护力度,打造公正透明的监管环境。一是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设立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为创新主体提供技术信息支持、维权和纠纷调解服务,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违法侵权成本。二是建立劳动关系案件速裁全流程工作机制,搭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云平台,为企业解决劳动争端提供线上“一站式”服务。三是深化综合监管改革,将“6+4”一体化监管向实验室、重点企业等领域拓展,实现政府监管“无事不扰”。四是推广柔性执法,扩展包容免罚清单范围,实施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鼓励和支持失信主体及时修复、重建信用、诚信经营。五是营造支持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依法严厉打击蓄意炒作、造谣抹黑企业行为,发挥各类媒介作用,开展企业成就宣传、典型宣传,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牵头部门:科技创新局、综合执法局、商务金融局、仲裁院)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