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万寿路甲15号社区:万家红语话传承 红色记忆薪火传
日期:2025-01-26 16:1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大中小
万寿路甲15号社区(以下简称万甲15社区)建档立卡退役军人630名,其中党员576名。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自成立以来,以“万家红语”党建品牌为导向,结合社区特色,秉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理念,坚持以“红”为底色,探索“红色+”服务新功能,奋力谱写退役军人工作新篇章。
开展特色建站,把红色资源利用好
万甲15社区(新六所原址)曾是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居住地,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坚持党建引领,以“万家红语”党建品牌为导向,以坚持用心用情为军服务,丰富退役军人精神生活为目标,引导辖区退役军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开辟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社区建有近200平米的退役军人活动场地,内设退役军人活动室、阅览室、法律咨询室、学习园地等区域,配备军功展示柜,收集老兵立功受奖证书和参战老物件,营造红色氛围。
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将思政引领贯穿到红色实践活动中去,“七一”发动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携后辈共同参加“在党五十年 奋进新征程”红色故事宣讲会,召开“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老少共融、以史鉴今;“八一”组织退役军人到益寿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座谈交流,带领退役军人体悟红色文化灵魂。
坚持文化引领,把红色传统发扬好
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发动辖区有文艺特长的退役军人和离退休老干部组建文艺团队,成立“银杏合唱团”。合唱团以宣传中华文化、展现军人风貌、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连续3年举办院区线上春节联欢会,开展进社区、进部队、进学校多场慰问演出,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演出活动进行了报道。合唱团注重发挥“红色引擎”带动作用,以文化志愿服务为引领,成立“银杏文化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自发组织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提供外出就医用车、陪伴等志愿服务。合唱团不仅活跃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也成为街道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支骨干力量,更成为社区党组织建设和社区综合治理的重要平台。百余名退役军人、老党员率先垂范,带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创文、综治保障等重要工作中,推动社区治理水平不断走上新台阶。
赓续红色血脉,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传承好红色基因。一是邀请隐蔽战线烈士刘光典(电视剧《潜伏》原型之一)之子刘玉平,周恩来办公室主任童小鹏之子童丹宁,战友文工团合唱队队长、指挥李晓娟等7名退役军人及后代成立“红色宣讲团”,线上线下宣讲40余场,受众达万余人次。二是邀请70周年国庆阅兵“致敬”老兵方阵成员卢凡元、越战老兵朱福丹、抗美援朝老兵费云东等一批退伍老兵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部队、进机关、进企业”宣讲活动,结合战场故事和人生经历,讲述革命军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英雄主义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潜移默化地引导广大群众感悟初心使命,坚定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三是组建“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积极联系社区党委、物业等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清洁日、环境整治等活动,清理僵尸车百余辆。开展三四轮车整治、辖区中联胡同乱停车、消防演练等活动,营造安全、良好的社区环境。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评选“志愿服务之星”等方式,积极宣传退役军人典型事迹,通过榜样示范引导更多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基层治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