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马小卫:不负重托 不辱使命
日期:2022-09-08 16:35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大中小
马小卫,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丰台支队方庄特勤站政治指导员,一级指挥员。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三等功4次,连续四次获得北京消防总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先后获得第四届首都公安“杰出青年卫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安监之星”、北京市最美退役军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9年里,他成功处置多起重大安全事故,并圆满完成APEC会议、党的十九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消防安保任务。
赴汤蹈火 敢打必胜
2004年4月20日,怀柔区金都黄金冶炼厂发生氰化氢毒气泄漏事故。马小卫到达现场时,毒液泄漏已达30多吨,毒气浓度达致死量的上百倍,3人当场死亡,10人被送往医院抢救,动物尸体随处可见。更严重的是,剩余1300余吨的毒液一旦污染到雁栖河,后果不堪设想。年仅19岁的马小卫,在24小时内18次进入重度污染区寻找泄漏点、通风降毒、关闭阀门、筑堤围堰、中和洗消,一次次冲锋在前,确保了每一步处置程序准确无误,成功处置险情。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第一时间被派到灾情最严重的广元市青川县官庄镇的马小卫和队员们来不及休息调整,便立刻徒步50公里山路去救人。他们用竹子制成担架转移受伤灾民,用止血带、纱布给伤者包扎,历时9个昼夜的不间断救援,尽管面临缺水断粮等困境,但马小卫和队员们坚持奋战,共营救出35名幸存者,疏散300余名灾民。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疯狂肆虐,雨量历史罕见,引发房山地区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给首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马小卫和战友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搜救被困居民,由于双脚长时间浸泡在雨水中,造成感染,但他顾不上自己,继续划着冲锋舟四处寻找生命迹象。经过三天三夜连续作战,马小卫和队员们共救出群众百余人。
19年的消防生涯里,马小卫共参与灭火救援和抢险救灾5300多次,尽管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他每一次都义无反顾,冲锋在前。
消防安保 高效运转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承担了许多政治任务,而马小卫作为首都消防队伍的一员,先后参加了40多次重大安保任务。
2015年,在执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消防安保任务期间,马小卫作为“首选名单”中一员,专门被抽调到宛平城安保前沿指挥部担任勤务分队长。他顶着高温酷暑,24小时不间断巡查备防,发布2000余次安全提示,为3000余名游客指路,为游客寻找失物30余次。繁杂的工作让马小卫厚重的战斗服每天都被汗水浸透,而这样披星戴月的坚守,他一干就是100天。
2017年,党的十九大消防安保任务期间,马小卫带领队员在三个月里累计开展灭火救援实战演练35次、动态执勤650个小时、拉动微型消防站152次,确保了社会面的消防安全。此外,马小卫还带领30名业务骨干成立核生化安检团队,定期对代表驻地进行全方位、全要素侦检,上到天花板通风口空气,下到花盆土壤,再到洗漱用水,逐一取样检测,确保了代表驻地绝对安全,得到各界代表的高度肯定和一致赞扬。
2021年,建党100周年消防安保任务期间,马小卫主动作为、率先垂范,带领执勤车组调研重点单位72家,拉动微型消防站101次,修订预案方案15次,以最高标准完成了建党100周年消防安保任务。
抗击疫情 身先士卒
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暴发聚集性疫情,马小卫第一时间深入疫情一线,累计排查区域面积30余万平方米,对市场滞留的5122辆货运车辆逐一排查登记,破拆货运车辆1850辆,破拆重点疫区商铺、冷库门1878个,冰柜492个。
新发地市场牛羊肉交易大厅有多名确诊病例,据专家判断“空气中可能弥漫新冠病毒”,马小卫冒着被感染的危险,身着重型防化服连续6次深入地下一层核心区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为科学预判核心区疫情安全形势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充分发挥了消防尖刀作用。
这就是马小卫,一名经历了水火淬炼、生死考验的消防员,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每天随时都会迎来极限挑战,每一次跳上消防车都将开赴一个无法预料甚至是生死未卜的战斗现场,即使这样,马小卫也从未停下救援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