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 | 是他,写就这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日期:2023-04-21 10:3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我们广为传唱的红歌。这熟悉的语调,铿锵的旋律,唱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

这首歌的创作者是谁?它又有着怎样的创作历程呢?

在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我们带您探寻答案……



在改陈一新的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展陈第三单元的显著位置上,展示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创作手稿图。这首歌曲,是已故的中国著名作曲家曹火星于1943年在霞云岭堂上村所作。透过这份手稿图,能让我们不自觉地在脑海中萦绕起那段熟悉的旋律……



音乐创作与救国理想

曹火星,原名曹峙,1924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他从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出生在烽火年代,他的音乐求学之梦被无情的炮火击碎。1938年大年初二,曹峙离开家中,加入以“铁血抗战”精神为宗旨的河北省平山县“铁血剧社”。他对音乐的热情和救国理想在这里找到了交汇点,从此用稚嫩的双肩担起了剧社的半边天。剧社创办期间,社员纷纷改名,以示坚强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决心。曹峙也改名“火星”,暗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


曹火星(右)与战友合奏


霞云岭谱写抗日的歌

1943年8月,《解放日报》发表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与国民党反动派针锋相对进行斗争。曹火星读着社论,心潮澎湃。当年秋天,他被派到房山县堂上村参加村里的减租减息运动。来到美丽的霞云岭,曹火星感受到了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发展生产的强烈热情。

当年10月一个深秋的夜晚,曹火星开始专心致志地创作起来。他凝眸思考了一会儿,便在纸上写下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他把自己对党的热爱化作铿锵的旋律,凝聚到笔端。经过一天一夜的反复修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一历史名篇诞生了。


曹火星创作时的土炕和小书桌


他曾在回忆文章中说:“我写这首歌是动了感情的。抗日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抗战,搞民主建设,使人民当家作主。搞土改发展生产,给人民改善生活……这些活生生的事实是我亲眼所见,人民的抗战积极性,对党的深情,我有亲身体会。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抗战胜利的局面?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今天?”



寓意深刻的“新”字

这首歌最初的版本和后来广为传唱的版本差一个“新”字。根据党史学家记述,一天,毛主席听见女儿李讷在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立即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后来,这首歌便增加了一个“新”字,并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