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新传显本色,“海淀战友”在行动!

日期:2022-07-08 17:42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在抗疫战场、城市运行网络、首都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前线……“海淀战友”总在闪闪发光。截至目前,海淀区共有428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5243名退役军人志愿者,他们时刻保持军人本色,在不同“战场”上发光发热!



若有战 召必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变化,海淀区“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投入防疫一线,他们虽已脱下军装,但仍“有召必回”。今年4月份以来,随着北京疫情接连反复,海淀区启动多轮区域核酸筛查工作,面临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等现实困难。“社区人手紧张,急需志愿者,有意者请迅速赶到检测现场!”青龙桥街道韩家村社区居民群中,一条征集志愿者的消息发出后,不到十分钟,数名“海淀战友”应声答道。


若有战,召必回,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深深烙印在每一名退役军人心底的使命。张裕贵和妻子潘峰,是一对有着20多年兵龄的“夫妻档老兵”志愿者,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夫妻二人响应号召,化身大白支援社区防控,正上初中的女儿也受父母影响,在课余时间穿上防护服,与父母一起参与志愿服务。


同时,为筑牢免疫屏障,阻断疫情传播,首都老兵积极参与疫苗接种宣传工作,开展“敲门行动”,上门讲解接种疫苗注意事项和相关政策,以实际行动引导大家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海淀老兵始终坚守战位,用最“硬核”的执行力,生动诠释了军人本色。他们虽脱下迷彩绿,穿上志愿红,但保家卫国的初心始终不变。



关键时刻 挺身而出

永定路甲88号院居住着600多名居民,由于社区工作人员紧张,每次核酸检测只能派来一名工作人员进行采样,现场经常排起长长的队伍。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许多军休干部主动请缨,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充实社区力量。


军休干部李梅是一名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她第一个挺身而出,积极参与核酸采样工作,由于业务精湛,迅速成为了主力人员;参加过抗击非典的传染科主任医师王鲜平和年逾古稀的麻醉科医生赵景欣也随即披挂上阵;护士长刘小翎、张菁也主动协助身份证信息扫描核对工作。


永定路甲88号院从1人采样,直接升级成2个采样小组。还有部分军休干部组成替补队伍,严阵以待,不仅可以分工合作,还能轮换休息。在军休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下,社区核酸检测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海淀战友”的身影不仅忙碌在抗疫一线,在抢险救援战斗中同样有他们无私奉献的身影。去年7月,河南省多地遭遇特大暴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社会各界力量纷纷奔赴河南抢险援救。郑州市、新乡市等地灾情尤为严重,而距离新乡市不到20公里的卫辉市7座中型水库也开始出现溢流现象,情况十分危急。


海淀区田村路街道“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队长张喜忠,第一时间带领15名老兵志愿者,火速奔赴救援一线。这些老兵志愿者都曾参加过2012年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救援行动,有着十分丰富的救援经验。他们逆行的身影,勇敢而又坚定,将温暖以最快速度,送抵灾区群众。



兵心永恒 践行一生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各国运动员都发挥出极高水平,为世界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较量与比拼,而在这场盛大赛事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全心付出和无私奉献。北太平庄、花园路等街道的“海淀战友”们主动请缨,积极参与维稳巡逻,维护交通秩序,助力文明出行。一面面“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旗帜在首都各处飘扬,一个个坚毅挺拔的身影坚守在大街小巷,为冬奥会顺利举行保驾护航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首都的人文魅力和城市形象。


海淀区还有一支专业的防汛突击队,有20多名队员,大多是退役老兵,他们都经过专业的培训,是汛期安全出行的“守路人”,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老兵防汛队”。每年一到汛期,“老兵防汛队”就会协助专业排水力量,确保积水路段排水畅通。如果雨情复杂,他们开着的厢式货车就变身成宿舍,队员们在车内休息,24小时轮流盯守,保障地区防汛。


今年,主汛期即将到来,“老兵防汛队”也闻“汛”而动,做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时刻准备冲锋防汛一线。“咱当过兵,受过部队教育,虽然退伍了,可军魂一直在,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个军人的样子。”“老兵防汛队”队员感慨道。


海淀战友 守护京华


海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自组建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依托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将热心公益的退役军人凝聚起来,陆续成立三级“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每年的植树节,“首都老兵”便集结出发,化身园丁,你扶苗、我填土,大家分工协作、配合默契,共同为首都建设增添新绿。


此外,在为“海淀友邻”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疫情防控意识,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海淀战友”一直在行动,他们化身安心使者,与“海淀友邻”一起彰显城市温度,擦亮“全国文明城区”的金名片。


为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人才优势,海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根据不同专业特长和志愿意向,打造既传承“雷锋精神”,又各具特色的“专、精、特”志愿服务队伍。从义务理发到免费义诊,从法律援助到心理讲座,从环境清洁到扫雪铲冰,老兵们样样都行,行行出彩,可谓人才济济。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也为退役军人志愿者搭建了发挥个人特长、回馈社会的良好平台,让退役军人在活动中找到了“家”的温馨。



下一步,海淀区“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围绕区域特点,组织并团结更多“海淀战友”参与志愿服务,多为群众办实事,更好地发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共同为“首都老兵”志愿服务品牌增光添彩。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