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书党代表:最后一个任期,让村子再上新台阶

日期:2022-07-04 17:46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6月2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开幕。在780位党代表中,有一位曾连续三次参加北京市党代会的老代表,他就是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全。王全1978年入伍,服役于解放军87790部队,退出现役后,他选择扎根乡村助力振兴。


20年来,王全始终致力于北沟村的建设发展,从村居环境改善到吸引外商投资,再到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北沟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国际文化村”,让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长近六倍。北沟村也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等7项国家级荣誉、20项北京市级荣誉。王全多次荣获“北京农村发展十大杰出典型”“北京市优秀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并连续担任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党代表王全,听听他的心声。



五年来

村里前进一大步

这5年,北沟村的变化很大,这个长城脚下仅有150余户人家的村子,如今有30余家精品民宿,全村旅游综合年收入达3000余万元。村子里建有数字影院、美术馆、老年人活动驿站,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前几日,北沟村还成立了北京郊区首家宿集民宿中心,为京郊民宿旅游业发展蹚出了一条由松散型运营转向集约化运营的新发展路径。


2021年,全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而在2004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4500多元,是贫穷落后的“北旮旯”,也是在这一年,王全离开经营多年的企业,选择回到村里担任村支书,下定决心要把北沟村建设为“花园式新农村”。


1978年,19岁的王全应征入伍,看到外面世界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已经日新月异,心里有些焦急,“都改革开放了,为什么北沟村人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退出现役后,王全先是回到村里担任生产队队长,又到乡镇企业担任厂长、镇办公室主任,后来又几次回到企业、创业,直到2004年,45岁的他回到村里当选村支书。“我这一生干了很多事,很幸运,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是北沟村党支部书记,我要感谢组织和乡亲们的信任。”王全感慨道。



党建引领

村里迈向全面振兴

北沟村位于大山脚下的沟谷里,外来人不容易找到,但村里有许多民宿,既有传统复古的中式院落,也有充满现代风格的精致民居,大块的采光玻璃,在深山小村里分外显眼。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村子里有近70名外来务工人员,还有外国人在村里居住、工作。


“北旮旯”一跃成为了“人气村”“国际村”!王全总结经验说道:“村子的发展首先要靠党建引领,领导班子必须要做好带头作用,其次就是发展乡村产业,让村民们真正富起来,然后在村里文化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下功夫,用人居环境质量指数提升乡亲们的幸福指数。”


目前,北沟村两委班子成员共有4人,村里党员有35人,十多年来,王全不断规范班子运行决策机制、细化责任分工和奖惩措施,并把每月5日定为党员活动日,发动全体党员给村民提供便利、走心的志愿服务。



仍会为乡亲们

站好最后一班岗


“等干完这一届村支书,自己就67岁了。”王全已经在计划培养接班人,他经常告诉大家:“一名好的村干部,做事就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要心里装着乡亲们,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只有这样才会让大家服气。”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近些年,村里积攒起不少人气,有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等荣誉纷至沓来,也有周边村镇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来北沟村工作、生活。平日里,王全经常会见到年轻的生面孔,来到村里的球场上打球,或是参观村里的美术馆。


“我们要继续努力,做大做强乡村绿色旅游产业。”王全计划将村里的产业水平和人居环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让北沟村变得更宜居更具人才吸引力。“这是自己最后一任村支书了,既然任职,就要做好本职工作,等不担任村支书,就要做一名好村民,拥护组织政策、团结邻里乡亲。”作为连续三次参加北京市党代会的老代表,兵支书王全见证了京郊大地的蝶变,“军队培养了我,时代成就了我,要懂得感恩回馈社会,带领百姓一起发展。”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