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邓顺章:用奋斗擦亮青春的底色!

日期:2022-06-27 17:29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为进一步发挥典型引领、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展现北京市退役大学生士兵一朝戎装在身、红心永远向党的良好风貌。自2018年起,北京市已连续5年举办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评选活动,全面挖掘和宣扬“学位”“战位”“工位”方面事迹突出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征兵的浓厚氛围,持续激发大学生参军热情,鼓励退役大学生士兵做出新的贡献。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通州区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邓顺章,看看他的风采。


邓顺章,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2011年12月入伍,曾服役于火箭军,2013年12月退出现役复学。2015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通州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副主任。


儿时埋下参军种子


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电视机转播画面中,精神抖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踢着正步走向舞台中央,指挥官用雄壮高昂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布“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邓顺章坐在电视机前跟着欢呼、沸腾,那些身穿绿色战袍、勇往直前的身影,给当时年少的邓顺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一颗军人梦的种子便在邓顺章的心里生根发芽。同时,他的叔叔是一名现役军人,在叔叔吃苦耐劳、雷厉风行的作风影响下,使得邓顺章成为一名中国军人的愿望变得更加迫切且坚定。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2011年11月正值校园征兵季,学校里随处可见“从戎报国英雄志,建功立业正当时”的宣传标语,已是北京联合大学一名新生的邓顺章立刻意识到,自己期待已久的机会来了,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参军入伍。


青春无悔 淬火成钢


2011年12月13日,邓顺章坐上了北京开往湖南省怀化市的军列,开启崭新的军旅生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军营和校园有着天差地别,他曾以为部队就像电影里演的一样,充满拼搏与呐喊、热血与激情,但现实中,单调与重复、平凡与孤独才是军队生活的主基调。


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让邓顺章筋疲力尽,本以为晚上可以放松休息,一阵急促的口哨声,又将他从睡梦中惊醒。这样的日子,让他时刻都处于身心疲惫和精神紧张的状态中,训练成绩也总是不尽如人意。面对接二连三的挫折打击,他心里有些失落和迷茫,这难道就是自己期待向往的火热军营生活吗?


颓废是不可能的,永不放弃的性格,让邓顺章决心加强训练,严格要求自己,成为最好的兵!简单、枯燥的新兵连生活在日复一日的努力拼搏中结束了,因个人表现突出,邓顺章被分配到了火箭军基层连队,成为一名导弹操作号手。操作号手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敏捷的应变能力,脑力、体力、精力样样不可或缺,为此,他不断加强专业学习和体能训练,珍惜每次实操机会,尽管很苦很累,但他甘之如饴。


时间仿佛是一名钢琴演奏家,指尖下的青春宛转悠扬、成长的音符荡气回肠,两年的时间很快,但也足以让一个人由内而外发生质的蜕变。由于军事素质过硬,成绩表现突出,邓顺章被评为优秀士兵、当选了副班长,还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扬帆起航新征程


退役后,邓顺章顺利复学,成为了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在面临就业选择时,受过军营洗礼的他,有了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想法。2015年8月,通过退役大学生士兵定向考录政策,他成为了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负责老龄工作。

在探索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方面,邓顺章先后起草多项地方性养老、惠老政策体系文件,填补了通州区相关政策的空白。同时,凭着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他积极参与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2019年,身为退役军人的邓顺章服从组织安排,来到通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启了为退役军人服务的新篇章。为避免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他系统性反复学习钻研相关政策,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在开展部分退役士兵保险接续工作中,他加班加点,每份材料都亲自审核把关,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800余名退役士兵保险补缴工作。


此外,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的邓顺章,还主动为退役军人拓宽困难帮扶渠道,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中来。在现有帮扶政策基础上,他积极向民政、医保等部门请教经验,多次对接爱心企业,为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注入善款。那个用青春拥抱军营的菜鸟新兵,不知不觉中早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优秀基层工作者。



这是退役大学生士兵邓顺章的风采,虽然他的军旅生活已圆满落幕,但他新的人生征程已然拉开帷幕,他的奋斗故事会接续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日从军

终生是兵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