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军休“战疫”力量,他们在行动!
日期:2022-06-16 17:43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大中小
当前,北京疫情正处于胶着状态,防控形势较为严峻。为打赢这场阻击战,朝阳区军休十五所全体工作人员和军休干部,踊跃参加“双报到”活动,下沉社区无私奉献,直面防控一线危险,用坚守诠释着初心和使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催人奋进的感人战歌。
一等功臣,再立新功
军休干部金德胜,曾在烽烟弥漫的南疆参战15个月,多次参加战斗、舍生忘死,尤其在某次捕俘行动中,勇担第一捕俘手,深入敌境潜伏在距敌哨所100米的战位,与战友们一起擒获两名俘虏而荣立一等战功。
这两天,金德胜得知核酸检测点征召志愿者后,便坐不住了,主动向党总支请缨“参战”!炎炎烈日下,金德胜穿着包裹严实的防护服,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但他全然不顾,参与维持秩序、疏导人流、为群众提供帮助。见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金德胜第一时间上前搀扶,耐心解答、全程陪同。每次交接班时,他都会细心交待好注意事项,再悄然离岗。
左一为金德胜
“木兰”出征,家风传承
在北卫新园核酸检测现场的志愿者中,有一位稚气未脱的“木兰”少女,她是17岁的共青团员、正上高中的何思佳同学,是军休干部何连起的孙女。因疫情封校,一直居家上网课,小何便在爷爷的鼓励下,利用课余休息时间报名参加志愿者工作。
76岁的何老与老伴岳阿姨(73岁),都是“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多次参与“冬奥会”“建党百年”等重大活动期间的志愿服务。北京疫情出现反弹以来,老两口积极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但因年事已高未被批准,老两口感觉很遗憾,当孙女提出想当志愿者时,何老非常高兴地带着孙女来到社区报名。
工作人员了解到小何未满18周岁,担心孩子安全,何老恳切地说道:“我退休前是一名军医,平时常给孙女灌输医学知识,她能保护好自己!”工作人员被何老的执着热忱所打动,同意了小何的申请。当看到身穿白色战袍,忙碌工作的孙女时,何老会心地笑着说:“孙女圆了我们老两口的战疫之梦!”
两个老兵,摄影助战
军休干部张佳政、刘德玲积极主动报名,请求参加志愿者工作,但因年龄和身体等原因被劝回了,两人随后决定用相机当武器,用镜头宣扬战疫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开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志愿工作。肩挎相机,迎朝阳、送晚霞,两人仿佛钉在了核酸检测场一样,越是极端天气,越能见其沐风雨、顶烈日的身影!
张佳政老兵原是北京卫戍区和全军的先进典型,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四次,是一位闲不住的竭诚奉献余热、爱党爱民的优秀军休榜样。张佳政老兵干事专注执着,追求崇高与完美,关于疫情报道的摄影作品,多次被《军休之友》《朝阳艺苑》《来广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刘德玲老兵的摄影技术也非常专业,他的作品气势豪放、构图新颖,多次在《北京晨报》《军休生活》等报刊登载。
两位老兵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有力地宣扬了社区居民在战疫中取得的显著成绩,极大地鼓舞了人们战胜病毒的士气!为打赢战疫歼灭战作出了应有贡献!
左一为刘德玲,左二为张佳政
党员夫妻,比翼奉献
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就是旗帜!军休所工作人员李树庆与妻子王玉霞(已退休)都是共产党员,年轻时还都是医务工作者,老两口与家人沟通、处理好家务后,共赴红军营东路武警7号院小区当志愿者。
在值勤现场,李树庆担负起场地消毒消杀工作,王玉霞负责健康宝扫码检查工作。同时,老两口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向群众普及防疫常识,针对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的特性,讲清保持2米安全距离的必要性,为什么要戴好口罩……让居民安全的同时更能安心。
这对党员夫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介绍防疫知识、解读疫情,回应关切、消除谬误,对筑牢安全防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国际护士节当天,老两口收到了工作人员送来的鲜花以及敬意!
党员母女,战疫过节
5月7日,军休所工作人员杨红的女儿问道:“明天是母亲节,我该送什么礼品给您才合适呢?”杨红笑着回答:“现在疫情严峻,我提议咱娘俩一起去当志愿者,过一个更有意义的母亲节!”女儿张冰倩高兴地答应了!
因为年轻干活麻利,张冰倩被分配的任务是录入信息,每录入一次信息,就必须用酒精对手部进行消杀,并且酒精挥发易吸收热量,体感特别冰冷,赶巧当天是低温阴雨天气,最高温度只有16℃,即使穿着防护服也不觉得暖和。杨红心疼女儿,拿来暖手袋,但是排队人员较多,根本用不上,看到母亲的担忧,张冰倩宽慰道:“您别操心了,我也不是小孩,您看旁边的护士姐姐不也是用酒精消杀吗?她也就大我几岁!”看着斗志昂扬的女儿,杨红幸福地笑了。
杨红担负的是现场维护秩序的任务,来回奔走,几个小时下来,全身早已被汗水浸透。一天下来,母女俩用这样一种特殊且有意义的方式共同庆祝母亲节。
一家三口,全员参战
卢含晖是军休所工作人员中的老大姐,明年即将退休,但卢含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作风扎实、业务本领过硬,用她自己的话说:“为所里工作的时间不多了,更要倍加珍惜!”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卢含晖踊跃报名,积极参加抗击疫情志愿服务,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在位1分钟,干好60秒!她的敬业尽职精神,赢得了全体工休人员的尊重。
卢含晖的爱人因工作原因,疫情发生以来,一直以单位为家坐镇指挥防疫工作,没有时间回家。他们的儿子是某部警卫连主官,担负警卫安保任务,而警卫工作无小事,加上疫情添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忙得半年都没回过家。卢含晖一家三口虽在一座城市,却分居三地,都在为抗击疫情作奉献!
为什么疫情防控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总有人在负重前行。这种从“小我”到“大我”的家国情怀,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铸就了一座世人瞩目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