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花甲、身先士卒!朝阳管控社区的志愿者们令人钦佩

日期:2022-05-13 19:02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一腔热血,疫往无前


战争时守国,和平时守家,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自朝阳区本轮疫情暴发以来,潘家园街道的退役军人、军休干部纷纷加入抗疫队伍,主动成立志愿服务先锋队,积极协助社区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为居民答疑解惑,为高龄独居、失能老人送温暖……



冲锋抗疫前线,彰显军人本色


5
4日一早,在潘家园路9号院核酸检测点,几位戴着红袖章的志愿者同志显得格外醒目,他们耐心提醒排队居民准备好身份证、保持好安全距离。在他们的组织引导下,检测现场秩序井然,确保了采样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社区的每一次核酸检测都能看到这群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年过花甲、衣着朴素、行动低调,看似平凡的身影背后,却隐藏着许多“秘密”。据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介绍:“9号院曾经是部队家属院,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军休干部多、党员多、退役军人多,我们是一支含‘军量超高的志愿者团队。”


潘家园路9号院共有三个党支部,都分别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除了日常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志愿服务队还协助社区联系相关单位,为社区供应价格实惠、品类丰富的生活物资,帮助居民解决后顾之忧。同时,针对社区里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和残障居民,提供上门送菜服务。


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要用心服务好群众,尤其是生活困难的居民,更要给予特别关照。作为志愿者,能够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出点力,我们就尤为自豪,我们坚信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战胜疫情。”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感慨地说。



不同身份角色,一样志愿情怀


人人都有志愿精神,人人都可以参与志愿服务。在潘家园路9号院还有第四支志愿服务队,它的来源更加“草根”,有党员、有退役军人也有普通居民。志愿服务队发起人张丽娜介绍道:“我们这支‘志愿服务先锋队’就是要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张丽娜是一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军属。当看到工作人员日夜奋战守护家园时,她第一时间带头发起志愿者行动,迅速得到居民积极响应,纷纷踊跃报名加入。“虽然大家的职业不同、年龄不同,但共同抗疫、服务居民的精神是相同的。”张丽娜说道。


志愿服务队成立以后,很快成为了社区与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和过滤器。小区刚刚实施管控时,居民有很多疑惑和问题,志愿者们便通过微信群收集整理、统一汇总、集中问询,最后向居民解答,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缓解了社区工作者压力。同时,志愿者还会充当“心理师”,帮助居民缓解疫情带来的焦虑情绪。
他们看似做的都是小事,可就在这一点一滴中,居民们的抗疫信心越来越足,管控期间的生活也越来越安心。



同心战疫践初心,共克时艰显担当


潘家园9号院居民中大多数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大家对社区防疫工作都是一呼百应、积极配合。居民王阿姨经常为社区防疫工作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并购买食品为防疫人员“霸气投喂”。她是严格的社区“巡查员”也是细致有爱的“暖心阿姨”。虽然没有戴着志愿者的红袖章,却同样做着暖心的事。


不管是不是党员,都可以是志愿者,不管是不是志愿者,都在为抗击疫情默默付出着。一些军休干部泼墨挥毫,自发撰写对联助力战疫,并贴在小区醒目位置,表达抗疫必胜的信心。


若有战,召必回,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根植于思想深处的军人情结、坚定信念和灵魂烙印。脱下迷彩绿,穿上志愿红,不变的是他们保家卫国的初心,他们用最“硬核”的执行力,生动诠释了军人本色。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