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明祭扫工作取得新成效

日期:2022-04-08 09:27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烈士褒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退役军人事务部有关要求,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结合工作实际,注重“四个结合”,稳妥开展了清明期间烈士祭扫工作,积极营造尊崇英雄、缅怀英烈的社会氛围。


部署与落实相结合


清明前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召开烈士祭扫工作视频部署会,就严格落实防疫要求、深化法规宣传、倡导网络祭扫、加强协调联动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印发了关于“网上祭英烈”、清明期间烈士祭扫等相关通知,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并启动全市烈士祭扫工作日报告制度,指定联络员每日及时反馈烈士祭扫相关情况。同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北京市清明临时指挥部成员单位,充分发挥了协调联动机制主体作用,强化各单位之间相互配合,随时互通交流相关情况,确保了全市清明烈士祭扫工作平稳有序。


线上+线下相结合


为避免现场祭扫活动人员集聚,对疫情防控工作造成影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结合北京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放倡议书,大力倡导网上祭扫,引导广大群众开展网上祭奠,致敬英雄烈士。通过在网上献花、鞠躬、留言等创新祭扫方式,缅怀英烈、寄托哀思,更好的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据统计,今年清明期间参与网络祭扫人数达130余万人次。同时,为加强对烈士纪念设施修缮保护,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忆满京城、情思华夏”等主题红色祭扫活动,并邀请烈士亲属、老战士、学生代表和驻地官兵参加活动,共同回顾革命先烈们前赴后继为党和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事迹。


特色与创新相结合


清明祭英烈活动形式多样,既把红色故事宣传好,又把红色传统弘扬好。延庆区以“赓续百年史、忠诚颂英魂”为主题组织开展清明诗会,通过诗歌朗诵、情景剧、合唱等形式讲述英雄故事,活动的相关报道分别在北京卫视、《北京晚报》等进行宣传 ;房山区举行无名烈士墓集中迁葬仪式,以实际行动告慰英灵;石景山区组织青少年学生参与守护英烈少年先锋岗活动;顺义区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引导祭扫人员文明、错时、错峰祭扫;大兴区、海淀区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敬献鲜花、擦拭墓碑;昌平区依托“一起过节吧”线上平台推出“一起寄语吧”线上祭扫活动;丰台区将烈士祭扫活动与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管理维护结合,进一步加强纪念设施日常维护管理;通州区组织志愿者讲述革命先烈故事,引导社会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追忆英雄、致敬英烈;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清明祭英烈”活动倡议书,倡导网上纪念缅怀;门头沟区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通过红色诗歌诵读等方式弘扬英烈精神;密云区推出密云红色故事清明特辑,讲述密云尖刀连、白乙化烈士等英勇事迹;怀柔区对全区烈士陵园开展督导检查,确保群众祭扫安全有序;平谷区清明节期间为烈士亲属开通烈士祭扫班车,接送有需求的烈属免费乘车开展祭扫,充分体现对烈士亲属的关心关爱。


组织和宣传相结合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动把开展活动与引导社会崇尚英烈、缅怀英烈的双重任务扛在肩上,在多平台刊登《关于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倡议书》,倡导市民文明祭扫、网上祭奠,并为全市60余万名烈士亲属和退役军人发送清明烈士祭扫温馨服务短信提醒。《山河永念祭英烈》《北京市高质量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等新闻报道,营造了全市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增强烈士亲属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