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冬残奥火炬手、哨位君:看周晓辉的别样人生

日期:2022-03-09 17:43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周晓辉2022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男,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出生,2011年入伍,2013年退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曾服役于武警黑龙江省总队,自媒体“一号哨位”创始人,201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经退役军人事务部推荐、北京冬奥组委选拔,周晓辉成为2022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


投笔从戎:为国之利刃增加锋芒


和许多男孩一样,周晓辉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正是这样的想法,大三时他穿上了军装,推开了通往军旅生活的大门。

周晓辉服役的部队位于寒冷的祖国北疆——黑龙江。他曾经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冬夜里站岗,军大衣、棉帽子、防寒面罩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但脸上依然布满白霜,日复一日,收获的是身体与意志的双重磨砺。在周晓辉看来,成为一名军人,为之奋斗,也为之快乐。服役期间,他参加了2013年黑龙江流域的抗洪抢险任务,与无情的洪水英勇搏斗,只为守人民生命安全,那次抢险,他荣立三等功。


退役归来:换一种方式“站岗”


退役复学以后,周晓辉把自己的从军日记集结出版,书名为《我还青春一次远征——一个大学生士兵的军旅日记》,受到了广大基层官兵和青年学生的喜爱,鼓舞了很多青年人携笔从戎、建功军营。

同时,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新闻传播的周晓辉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从军经历,创办了军事新媒体平台“一号哨位”,以专业且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军人故事,传播军旅文化,传递军营正能量。自2014年创办起运营至今,微信、微博、抖音全网粉丝超过了1000万。将“一号哨位”作为自己军旅生活的延长线,他以“哨位君”的身份传递着原汁原味儿的军旅文化。他说,即使离开了部队,也要用另一种方式来“站岗”。


周晓辉还经常组织社会志愿服务和拥军爱军等公益活动。2020年疫情暴发以后,他带领团队为湖北地区捐赠了30000只口罩,并连续多年为边防军人送温暖、送年货,在社会上形成了浓厚的拥军爱军正能量。



传递火炬:展示退役军人的光芒

202232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种汇集仪式在天坛公园举行。在北京、延庆、 张家口三个赛区采集的8个火种,连同在英国曼德维尔采集的火种, 共9个火种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炬传递活动随即开启。本届冬残奥会火炬手共565名,大多是在各行各业取得杰出成绩或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代表,退役军人周晓辉正是其中之一。

33日下午,海淀区退役军人周晓辉在北京世园公园作为第21棒,在以“万国园林”为主体的北京世园公园与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全国自强模范赵学良完成火炬传递。

成为火炬手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只有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广大退役军人是社会正能量的代表,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未来将在社会建设和志愿服务中延续军人本色,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周晓辉说。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