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是啥样?来看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
日期:2022-03-04 17:13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大中小
开栏语——
按照国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庆祝建党百年促进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市以扎实推进“追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建强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为抓手,在全市延伸建强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面促进我市退役军人服务机构政治文化环境建设。
为巩固红色服务站建设成果,扩大示范引领效应,现开设建强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专题专栏。第四期建强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成果展示,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
通州区地处北京东大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共产党领导通州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均留下了光辉的历史,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存,可以说,历史的鲜红印记延续了通州的红色血脉。
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开启,通州区迈进了一个更加崭新的时期。2021年,通州区建成了7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着力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在一次次温暖的服务中,勾勒出红色基因的新时代表达。
重走红色印迹
挖掘红色资源,传承革命基因。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占地10余万平方米,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北京市国防教育基地”。馆内共收藏各种文物10000余件,馆内展品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堪称世界兵器陈列之大观,是学习鉴赏各种兵器、进行国防教育的理想场所。
马驹桥镇革命烈士陵园,在马驹桥解放五十周年时正式建立;西集镇大沙务村革命烈士纪念碑、京运陵园内的烈士墓都寄托着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哀思;平津战役指挥部旧址位于宋庄镇宋庄村中街北侧,强攻天津、围击新保安、解放张家口等重要战斗曾在这里运筹指挥;通州兵营位于通州旧城南门外,是北京目前保留最完整的旧兵营建筑,其中的钟警楼因独特造型在中国古建史上独树一帜。通州区用众多红色资源打造多个红色阵地、创新红色教育,春风化雨更具温情。
传递榜样力量
从抗击疫情到岗位建功,从双拥创作到创业先锋,通州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退役军人榜样。
新华街道“兵支书”方文静,她坚守在基层第一线,从事社区工作9年时间,为社区的安全稳定打造了坚实的基础。派出所军转民警严茜,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用实际行动践行入警志愿书中写下的无悔誓言。
首都双拥模范周广兵,一直以“拥军爱国”为主题进行创作,全市喜迎冬奥的场景激发了创作灵感,他创作出了优秀音乐作品助力冬奥会。创业先锋于超,作为“北京市西集畅游养殖中心”的创始人,参加首届通州区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活动,获得通州区退役军人创业大赛优胜奖,真正实现了他的“锦鲤”人生。
服务彰显担当
通州区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老兵们投身疫情执勤、无偿献血、健康义诊、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在新的“战场”续写责任与担当。
九九重阳节,梨园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邀请北京老年医院、中华遗嘱库以及多个律师事务所,在云景里文化广场开展了以“孝老敬亲 一路相伴”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梨园镇“首都老兵”志愿者积极参与现场服务保障,为活动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在通州区这片“红色沃土”
一座座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折射军人本色
让我们共同见证这里的红色文化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