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是啥样?来看古都北京发祥地西城区
日期:2022-02-17 17:37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大中小
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是啥样?来看古都北京发祥地西城区
开栏语——
按照国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庆祝建党百年促进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市以扎实推进“追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建强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为抓手,在全市延伸建强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面促进我市退役军人服务机构政治文化环境建设。
为巩固红色服务站建设成果,扩大示范引领效应,现开设建强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专题专栏。第一期建强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成果展示,走进古都北京发祥地西城区——
红墙边的西城区历史悠久、文化丰厚,这里是许多重大革命事件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孕育地之一。新街口东街有着北京历史上中共第一所党校,民族解放先锋队在石驸马大街诞生,文华胡同24号院里李大钊曾点醒无数追梦人……在西城的各个角落,都留有历史鲜红的印记。
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文脉。2021年,西城区积极开展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建成了西长安街、金融街、白纸坊、什刹海、陶然亭、椿树、新街口、大栅栏等8家街道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着力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政治文化建设,在一次次温暖的服务中,勾勒出红色基因的新时代表达。
红墙边的军魂
传承红色精神,重温红色历史,这里军魂不减,围绕党建主题开展的各色活动丰富多彩。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的红色历史地标“宋庆龄故居”是研究宋庆龄生平事迹和思想的主力机构、弘扬宋庆龄爱国事迹的坚强阵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积极组织辖区退役军人、驻地部队官兵开展“追寻红色历史,学习领悟红色精神”教育活动。在徐向前元帅题写的“柳荫军民文明街”,柳荫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经过多年工作实践,形成了深厚的红色双拥底蕴,街道、社区、驻地部队建立了良好的共建机制,积极开展“七一”“八一”“迎送新老兵”等军地共建活动。
除各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的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西城区还举办“党旗军徽引领我成长”征文比赛宣传了一百名在党50年以上优秀退役军人的典型事迹、八一前夕表彰全区优秀退役军人及退役军人工作者、重阳节期间为全区80岁以上退役军人发放纪念章等多项拥军活动,营造浓厚的崇军拥军氛围,让红墙边的军魂鼓励年轻人铭记历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融入血脉的榜样力量
从抗击疫情到岗位建功,从公益服务到创业带动,西城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退役军人榜样。
自主择业干部张亚军同志,在新冠疫情暴发后,第一时间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赴武汉支援,每天数十个小时穿着防护服在病区坚守,争分夺秒收治病人,一直坚守到武汉解封;陈卫华同志退役后,把军人本色从“绿色军营”带进“蓝色税岗”,他履职担当、甘于奉献,荣获“2020年全国最美退役军人”;顾玲同志退役后创业4年多以来,解决近50名退役军人就业问题,积极带动附近50多户村民共同致富,并被评选为“2019年度北京市优秀退役军人”;自主择业干部马玉峰同志心系河南灾区,积极筹集价值226600元救灾物资,第一时间赶赴河南新乡抢险救灾......
特殊的区位决定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忠诚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是西城区老兵们的自觉意识。西城区共组建197支“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2902人,在社会综合治理、重大活动安保中发挥作用。融入血脉的红色信仰,是退役军人永葆军人本色的源泉。
管理保障使命在肩
离红墙近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使命。西城区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发挥本地丰厚红色资源优势,指导什刹海、陶然亭、金融街等8个街道打造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其中,金融街街道和西长安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入选全国“百家红站”,并在众多主流媒体平台向全国广泛发布宣介。
落实服务保障,是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的灵魂。
西城区坚持普遍慰问和重点慰问相结合,落实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各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因地制宜开发退役军人服务项目,完善本地优待政策,形成月坛街道“荣军服务卡”、白纸坊街道“退役军人帮扶热线”、陶然亭街道“流动退役军人之家”等优待项目,在全社会营造尊军崇军良好氛围,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退役军人的心坎上。
在西城区这片“红色沃土”
一座座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折射军人本色
让我们共同见证这里的红色文化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