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着力打造“首都老兵”志愿服务品牌

日期:2020-12-10 11:0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北京市深入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优势,倾情打造统一的“首都老兵”志愿服务品牌,精心推出“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伍,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工作机制,发挥“三师一员”专业队伍作用,不断丰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北京实践”。

截至目前,全市成立2200多支“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凝聚辖区内2.5万余名退役军人在社会服务、矛盾化解、政策宣讲、抢险救灾等方面发挥作用和力量,推动形成退役军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北京市坚持首善标准,强化品牌意识,依托区域优势,搭建服务平台,16个区及所辖街道(乡镇)成立“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伍和N支具有属地特色的文化活动队和兴趣小组,社区(村)至少建立一支10人以上的综合型志愿服务队,吸收热心公益事业的退役军人、军休干部、军人家属、社会人员及退役军人工作者等加入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志愿服务,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活动,协助做好退役军人有关工作,发挥退役军人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特殊对象重点服务、一般对象常态服务的分类服务体系,分类提供就业就医、助餐助力、帮困解困、心理疏导等长期高效的志愿服务。疫情期间,由退役军人组成的200多支志愿服务队、先锋队、突击队,主动到最困难、最艰苦和最危险的岗位上阻击疫情,构建起了疫情防控一线的“硬核力量”。

北京市把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纳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双报到双服务”“接诉即办”等事项,探索建立退役军人“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网络空间,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运用“老兵之家”把矛盾化解在家里,利用“五大员”把服务送到大院小巷里,通过“红色党建”把思想政治引领到心里,打造“智慧管理”把日常服务应用到网络里。依托“党员E先锋”工作平台,引导退役军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参与街道、社区工作,形成“在职党员报到为退役军人服务,退役军人党员报到为社区(村)服务”的良好氛围。

北京市发挥社会工作师、律师、心理咨询师、人民调解员“三师一员”专业队伍作用,为退役军人无偿提供政策咨询、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服务,参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权益维护等工作,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重复访人数大幅下降。精心打造“老兵调解工作站”“军旅驿站”“老兵书屋”,努力建成退役军人诉求反映的“便捷站”、权益维护的“服务站”、解疑释惑的“宣传站”。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