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立足服务改革强军,积极助力随军家属就业安置
日期:2020-09-30 16:35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大中小
北京市把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作为服务改革强军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解决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问题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充分发挥首都双拥工作特有优势和职能作用,深入推进助力随军家属就业工程,创新安置形式,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服务改革强军,助推部队建设发展。积极探索随军家属进入教育等系统就业安置工作新模式。近年来,有200余名随军家属进入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岗位工作,受到驻京部队广大官兵和军属的青睐。
北京驻军部队多,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数量多、压力大、矛盾比较突出。近两年来,北京市围绕服务改革强军,制定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军人子女教育、军人交通出行、游览公园景点等出台10多项优待优先举措。建立随军家属保障性安置措施,对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因战因公致残一至四级和战时荣立二等功、平时荣立一等功以上奖励的驻京部队军人随军家属,可根据个人意向和专业特长,实行重点安置。建立随军家属重点优先安置制度,对担任重大国防科研试验训练任务的现役军人和军队级优秀人才,或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表彰为全国、全军先进典型的,以及参加全军组织的军事训练、考核比武单项成绩获个人前三名的现役军人随军家属可进行优先安置。建立随军家属安置公开公正公平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严格标准条件;建立军人服役贡献与家属就业安置相匹配的服务联动机制,切实维护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社会公信度。这些举措,在全社会树立起依法优待军人军属和服务改革强军的鲜明导向,温暖了军人军属心田,激发了驻京部队官兵改革强军力量。
北京市高度重视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形成了人力社保、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密切配合,各行业各领域各系统积极参与的局面。积极借助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创新“集中培训、职业体验、跟岗实践、推荐就业”的就业安置新模式,使随军家属从电视台编导、工程报价员等非教师岗位,跨界进入教育行业就业。针对疫情期间就业招聘规模收缩、就业压力大的实际,北京市双拥办主动协调部分央企、外企等就业岗位近1000个,组织开展随军家属网络专场招聘会,受到驻京部队广大官兵家属好评。充分发挥“互联网+”模式优势,举办“迎八一、送岗位”网络招聘活动。实施“春风送暖”行动,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春风送暖就业服务月”活动,统筹协调在京央企、市属国企、教育卫生等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岗位举办专场招聘会,16个区广泛开展“小、快、灵”定向招聘活动。近5年来,全市各级累计举办150余场随军家属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约3万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