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0年度绩效管理工作报告

日期:2021-01-10 17:3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2020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紧紧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退役军人工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始终坚持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秉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理念,聚力推进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建设,以“钉钉子”精神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社会尊崇氛围更加浓厚,广大退役军人满意度明显提升,向首都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一、总体情况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承担了市政府年度日常履职考核事项15项,其中,重要民生实事1项、市政府报告重点工作1项、市人大建议1,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并达到既定目标。依法行政、政务建设、预算管理、绩效审计等各专项考评任务均已完成。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防控机制坚强有力。召开局党组会专题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工作要求,制定疫情防控预案,先后下发10个疫情防控通知,对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党组班子成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防控一线检查指导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加强人员管理,严格实施离京报备审批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针对人员防护、场所防控以及应急管理制定具体措施。二是防控力量联动发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全市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联防联控作用,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迅速行动,安排专人24时值班,严格信息逐级摸排、做到“日报告”和“零报告”。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下沉社区抗击疫情临时党支部,选派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局系统党员干部群众累计捐款390余万元,其中,莲花池军休所军休干部李力生夫妇一次性捐款100万元,被评为北京市抗疫先进个人。逐户走访慰问驻京部队派往武汉抗疫的60多名军人家庭并帮助解决现实困难,向驻京部队赠送抗疫防护用品24.6万件。三是防控战线硬核给力。倡议广大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工作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涌现出一大批以邓传福、张亚军等奔赴武汉抗疫一线为代表的退役军人,全市成立200余支由退役军人参与的公益组织,10余名退役军人参与“战疫”行动,两94岁老兵为抗疫捐款的事迹得到中央领导批示。

(二)加强引导、凝心聚力,激励机制更加完善

一是思想引领不断深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年”活动,以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为依托,一体推进全市退役军人工作的阵地建设、党员教育管理、荣誉激励、联系群众、完善协作机制等五方面工作。建立市、区两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常态化退役军人联系制度,与1000余名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结对子。二是典型激励持续加强。组织全国“最美退役军人”推荐工作,经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评选,我市陈卫华同志荣获2020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开展本市优秀退役军人评选表彰工作,分别授予400名同志“北京市优秀退役军人”“北京市退役军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授予100个单位“北京市退役军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开展本市退役军人先进典型系列宣讲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华网等开展现场和网络宣讲活动。

(三)标杆引领、规范建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四级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建成。落实“五有”“全覆盖”要求,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全市核定编制767人,配备专兼职人员1.8万人,7010服务中心(站)实体化运行。二是服务标准建设推进有序。开展退役军人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工作规范和服务事项清单,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服务与运行规范纳入北京市地方标准,实现管理制度化、服务标准化。三是服务标杆引领效果明显。积极创建239家示范型、43家标杆型、3家精品型退役军人服务站,239家示范型已通过退役军人事务部验收。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北京实践,成立2223支、2.4万名退役军人参加的“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涌现出“老兵之家”“军地协同”等生动实践,“首都老兵”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明显。

(四)拓宽渠道、规范透明,安置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统筹调度扎实有力。召开北京市2020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视频会,克服疫情影响,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协助退役军人事务部完成统一考试工作,退役军人事务部致函予以感谢。二是安置质量大幅提高。科学拟制安置计划,继续在市级单位实行“直通车”安置办法,同步开展直通安置、统考安置和双选安置,顺利完成军转干部安置任务,其中,通过直通方式安置数量同比提15%归集市属企事业单位以及中央企业总部及二级、三级企业和区属事业单位安置岗位,为退役士兵和退役消防员提供充足的安置岗位,推动退役士兵全部安排到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其中事业单位安置比例同比提高近5%三是教育培训形式内容丰富多样。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开通直播授课等形式,组织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全员参加适应性培训,分期分批组织军转干部开展岗前专业培训,选拔推荐70余名军转干部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专项培训,组织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参加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培训按期落实。

(五)创新手段、对接需求,就业创业质量较高

一是就业扶持平台更加多元。组织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我市推荐参加全国大赛的2个项目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市局荣获优秀组织奖。积极协调应急管理部门面向退役士兵开展消防员单列计划招录,协调京东、滴滴等多家企业开展专项招聘,在海淀区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全市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近40场,2千多家企业提供岗位2万多个,17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二是保险接续工作全面完成。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医保局、财政局、税务局和各区,出台政策解释口径,逐区摸排人员信息,开发补缴系统,建立覆盖全市街道、乡镇、社区、村业务办理点551,完成了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工作。

(六)多措并举、稳妥推进,军休服务持续优化

一是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全面落实。优化简化接收安置工作程序,做到“随退随审、即交即接”,完成安置去向审定和接收安置任务量分别占全国的近1/41/3。与市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卫生健康委、医保局联合推进持卡军休干部就医实时结算,自71日起全市军休干部实现了期盼多年的持卡就医。大力推进军休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在朝阳、丰台、海淀等区召开政策宣讲会12次、业务沟通指导会10次,已完成加装电梯59部、在建50二是服务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按照退役军人事务部部署要求,在海淀区开展“军休服务APP”试点工作,建立市、区两级联动机制,近千名工作人员和军休干部参与,为本市军休系统搭建载体平台、拓展交流渠道、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了有益尝试。三是社会化养老模式初见成效。联合市卫健委,充分挖掘现有军休事务服务体系机构潜力,探索引进优质社会养老资源,坚持“普惠与优待”相结合,初步构建了“政府强力主导、事务服务体系机构积极作为、优质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军休养老新格局。

(七)加强协同、军地合力,双拥工作质效齐升

一是服务保障效能不断提高。与市财政局、征兵办、双拥办和北京卫戍区参谋部联合实施拥军优抚常设项目,在全国率先为从本市应征入伍义务兵的父母购买为期2年的医疗补充保险和综合意外保险。开展100名随军家属进入教育行业就业孵化培训。联合14银行开展对口接收安置随军家属进入银行系统就业工作,向银行系统择优推荐了150名家属。举办军地青年联谊活动,组织军地单身青年900余人参加,其中108对现场牵手成功。深入开展实事拥军活动,协调市财政筹资为驻京部队赠送办公设备,走访慰10支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与北京演艺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军人军属提供文化优惠服务。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活动,营造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二是模范创建取得新突破。全市14个区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成为全国唯一增加名额的省市。202010,在全国双拥模范城表彰大会上,我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和个人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海淀区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召开北京市双拥模范城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市委书记蔡奇、市长陈吉宁等领导为荣获全国及本市模范单位和个人的代表颁奖,以市委、市政府、北京卫戍区名义对北京市双拥模范区进行命名,蔡奇书记作重要讲话。三是重大保障任务圆满完成。组织抗战烈士遗属代表、抗美援朝老战士代表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春节、“八一”前夕,分别成立北京市慰问团,由市领导带队5次走进基层部队看望官兵。四是双拥共识更加凝聚。在春节、元旦和“八一”期间,分别以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卫戍区名义印发做好双拥工作通知,在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刊发致驻京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的慰问信,激发全社会双拥热情。举办“不忘初心跟党走、爱我人民爱我军”国防教育训练营培训班,开展慰问边海防官兵、军营一日、红色教育基地采风等实践活动,会同北京演艺集团在武警北京市总队举办“让青春在军营飞扬”慰问演出,有效凝聚社会共识。

(八)助力解困、筑牢基础,优抚褒扬平稳开展

一是优抚对象待遇逐步提升。下发《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8-10%动态调整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因患精神病被评为五至六级残疾的初级士官和义务兵护理费标准,同比增长约7%做好全市阶段性价格临时性补贴发放工作,保障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群体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政府补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员范围。为部分有需要符合条件的残疾军人购置辅助康复器具。二是褒扬英烈氛围更加浓厚。完成第一阶段烈士纪念设施数据采集核查工作,编制《北京市第一期烈士纪念设施数据采集项目总结报告》《北京市烈士纪念设施数据采集图册(第一期)》。编撰校核烈士英名录。升级北京烈士纪念设施电子地图。拍摄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宣传片《不朽的功勋》,在《中国退役军人》杂志刊发北京市“红九月”系列活动增刊。申报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和英雄群体,我市新增入选4项。

三、存在问题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各项日常履职考核任务均已按照年初既定目标圆满完成,但是我们也认识到在绩效管理等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绩效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落实年度绩效计划的统筹调度有待加强,本单位绩效考评结果激励机制尚待健全。二是四级服务体系尤其是基层服务站点的作用发挥尚不充分,还不能很好满足广大退役军人的现实需要。三是社会力量参与尚不充分,引领退役军人自身作用发挥不够,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多元共治的格局还未形成。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2021,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厅(局)长工作会精神,一是加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绩效管理工作建设,健全完善绩效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建立系统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二是制定完善全市服务机构建设、管理、运行和服务保障工作标准制度、实施细则,指导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推动服务保障体系切实发挥实效。三是深入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推动政策制度落地落实,以更加积极主动态度精准服务和管理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