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精准派单 让宣讲“流动”起来
日期:2025-07-18 10:0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大中小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身着旧军装的北京市东城区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宣讲员、退役老兵高学璠和王书林被参加夏令营的青少年团团围住。“您胸口的这些勋章是怎么得来的?”“打仗怕不怕?”……面对孩子们的提问,老兵们耐心讲述起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没有台上台下的界限,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这群“退役不褪色”的老兵,将红色故事娓娓道来,直抵人心。
2022年9月,由退役军人、军休干部和退役军人工作者组成的北京市东城区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成立。这支带着“军味”的宣讲队伍,将英雄事迹化作思政教材,用榜样故事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红色宣讲走进街道(社区)、学校、部队、机关、企业,让红色宣讲“流动”起来。
“‘流动’宣讲的关键在于精准回应红色精神学习的需求。”东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红色宣讲团在实践中创新建立“四单合一”机制:群众点单、党建中心研单、宣讲团员派单、宣讲现场评单。东花市街道居民想听身边的老兵故事,街道“爱兵驿站”站长高照明便带着他驾驶运输机低空空投救灾物资的英勇事迹走进社区小院;部队新兵渴望战斗精神洗礼,军休干部潘双陆就与他们分享担任国庆50周年阅兵空中飞行梯队指挥的实战经验。
不限于此,东城区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还积极探索沉浸体验、红色研学等多元模式,拓宽宣讲平台,在重要节点和社会活动中融入宣讲元素,让观众在聆听中汲取榜样力量,实现宣讲与社会教育的双向促进。
宣讲团成员、抗美援朝老兵汤世圣向学生讲述纪念章背后的故事。于汝文 摄
2024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小院里,来自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的青年学子与退役老兵、专家学者围坐在一起,聆听9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兵于志明讲述着70多年前的战场往事。说到动情处,老人眼含热泪,语重心长地寄语同学们:“和平的日子来之不易,你们要珍惜如今的生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随后,同学们步入旧址参观,了解当年《新青年》印刷发行的过程,感悟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力量。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让同学们在感动中收获,在思考中成长。
今年3月21日,红色宣讲团与共青团东城区委员会青春宣讲团签订交流共建协议,搭建联学联讲机制。截至目前,东城区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已开展主题宣讲活动100余场次,受众超9万人次。下一步,东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深入挖掘域内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打造生动教育阵地,围绕强化政治意识、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崇文争先”、开展国防教育等,持续讲好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