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军休所里赶“大集”
日期:2024-02-26 17:45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大中小
年关将至,充溢着人情味和烟火气的“大集”悄然回潮,腿脚不便的北京市通州区军休干部杜德林对自己最近从集上采购来的那台物美价廉、功能完备的电动轮椅十分满意。杜老赶的不是一般的“集”,而是首届“通武廊”军休康养大集暨军休服务社会化论坛。
在北京市通州区军休所,这场由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三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通州区军休所、通州区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共同举办的军休干部养老服务盛会正在火热“开集”。
一场大集 养老变“享老”
95岁高龄的通州军休干部王坤明由于身体原因无法下楼,日常起居都由子女照顾。王老的女儿特意来到大集了解爬楼机及就医陪诊、医疗康复等服务。逛了一圈后,王老的女儿感慨:“没想到现在的养老服务和产品种类这么丰富,在产品细节上充满了对老年人的关爱。”
共有来自“通武廊”三地的50余家机构参加军休康养大集,这些机构深耕养老服务行业多年,覆盖各领域需求。其中,公益类机构开展政策宣讲、健康讲座和义诊等活动;服务类机构提供家政、优秀养老机构推介等服务;产品类机构则提供老年康复辅具、老年护理用品等产品展示……种类丰富的康养产品让军休干部可以“一站式”了解和体验不同类型的特色服务。
军休干部张淑英在现场对比了3家家政机构后,定了其中最满意的一家为自己长期提供家政服务。“平时通过小广告找的家政公司,就怕没有资质上当受骗。军休康养大集上的公司都经过资质审查,我们更放心。”
参加此次军休康养大集的服务商由“通武廊”三地退役军人事务局严格把关,三地多次召开会议,组织申请参展的60多家服务商座谈,了解服务商的基本情况、服务内容、产品性能及优惠方式,采取服务商目录库准入机制,借助第三方社会工作事务所力量,向民政部门了解入库服务商企业的资质审核和信用报告查询情况。
通州区军休所还对入库的养老机构逐一进行现场实地考察,重点了解基础设施、医养条件、服务质量等情况。通州区军休所工作人员表示:“参展的企业由我们选出,我们要为军休干部负责,让军休干部放心安心。”最终,50多家服务企业入选服务商目录库,为军休干部选购养老服务产品进行质量把关。
一份协议 搭建协同发展新模式
“通武廊”军休康养大集并不是三地首次探索军休服务协同发展。2023年6月,“通武廊”三地的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签署《通武廊军休机构合作框架协议》,在三地搭建起共建、共享、共用、共同发展的军休服务保障新模式。
通州区军休干部郭昭彬爱好视频拍摄,每次军休所有秋游、疗养等活动,他都主动担任摄影师,还参与活动宣传片的剪辑工作。“通武廊”军休服务保障新模式的搭建让郭昭彬的镜头画面得到扩展。2023年7月,“通武廊”军休干部门球比赛在廊坊举办,郭昭彬的镜头记录下赛场上三地军休干部挥洒汗水的精彩瞬间。“八一”期间,“通武廊”共同举办文艺汇演活动,共庆佳节,三地军休干部精彩的同台演出为郭昭彬的宣传片增色添彩。
在《通武廊军休机构合作框架协议》下,“通武廊”军休机构工作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组建大大促进了三地军休活动的精密交织、深刻互融、资源共享。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通过定期沟通、交流经验,搭建起跨区域会商平台。领导小组还明确了“六共”工作理念,即场所共享、活动共办、信息共通、学习共融、英模共宣、品牌共建。共建“通武廊军休干部活动基地”,助力异地居住军休干部开展学习、教育、文娱活动;充分挖掘军休干部专长,组建“红色宣讲团”,引领三地共讲红色故事,进一步丰富“通武廊”军休干部品牌共建内涵。
深化合作 资源共享
2023年6月底,常住天津武清的通州区军休干部张连玉接到一通来自武清区军休中心的电话。工作人员联系他参加武清区军休中心的“七一”党组织生活,向他介绍了党支部的学习教育内容,并关心他的身体健康,问需问难,让张连玉十分感动。“虽然不在通州,但我感觉自己从未脱离组织。”张连玉说。
“我们对经常在‘通武廊’地区流动的军休干部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建立了人员流动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通州区军休所工作人员介绍。
更让张连玉惊喜的是,由于北京、天津医保系统并不互通,之前张连玉每次检查看病都需要提前报备异地报销,如今在两地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推动下,报备程序简化,他只需要直接在武清区就医,将材料寄回通州即可报销,方便快捷。
随着《通武廊军休机构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六共”工作理念正在深入三地军休工作各领域。2023年“十一”期间,一场连通“通武廊”的大思政课在线上火热开展。通州区军休干部牛玉春的思政课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从通州区延展到“通武廊”,让更多军休干部有机会享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同上一堂思政课。
这仅仅是个开始。通州区军休所工作人员介绍:“‘通武廊’三地都有军休智库,详细汇总了本地军休人才底数。今年三地的军休智库即将打通,军休干部可发挥自身优势,为三地军休活动献智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