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区:军地携手办实事 双拥情浓映妫川
日期:2023-09-15 10:0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大中小
巍巍海陀军歌嘹亮,妫水河畔鱼水情长。在延庆这片热土上,时时有子弟兵支援地方建设的身影,处处涌动着百姓的浓浓拥军情。军民同心,鱼水情深,让双拥之花开遍妫川。
站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新起点上,延庆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紧密结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部队建设发展实际,军地携手互办实事,呈现出军地双向奔赴,鱼水情深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延庆区军地围绕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建立了“区领导一线办公、区双拥办协调、六送进军营、志愿服务点单派单”四项机制。
实行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区领导、各委办局局长、各街乡镇书记到部队一线,主动直插问题现场,在军地集思广益、携手并进中,以清单化、项目化形式更快速地推动问题的解决,实行动态管理、对账销号,为部队解决生活设施、改善营区环境、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60项需求,使军地发展同频共振。
驻延部队广大官兵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在完成战备任务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冬奥赛时清雪除冰、卡检执勤、山火扑救、平安创建等任务,还主动参与义务植树等活动,为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幸福的最美冬奥城贡献力量。
在今年抗洪抢险工作中,驻延部队出动官兵,支援全市救援工作,转移被困群众、抽排积水、转运物资、抢通保通公路铁路,为群众架起生命通道。
武警某支队出动“龙吸水”在康张路开展积水抽排
“一线办公”畅通拥军“最后一公里”。不拘形式,不限地点,几张行军椅,一杯清茶,区领导与驻延某部官兵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和解决周边树木影响雷达探测、污水处理等实际难题。这样的场景,在驻延部队,十分常见。
“这里的路一直很黑,今天终于安上了路灯,真亮!”驻延某部的陈干事感叹道。他所在部队营区门前的道路接近乡镇边界,因为没有路灯,导致夜间出行不便。今年,官兵们提出了这个需求,不到一个月,20盏路灯安装完毕。一盏盏路灯照亮了战士们回营区的路,更温暖了战士们的心。
部队营区门前道路新安装的路灯
“区双拥办协调”搭起军地“鹊桥”。第三场军地青年联谊活动在北京世园公园举办。今年以来,近100名驻延部队官兵与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的优秀女青年共赴寻爱之旅。
今年,北京遭遇强降雨,驻延武警某支队近300名官兵来不及准备个人用品,连夜驰援灾区。延庆区双拥办在了解到官兵需求后,联合3家拥军企业购买花露水、卫生纸等生活用品,包车前往该部队在房山某处的任务地,为官兵解燃眉之急,鱼水之情跨越山河流淌在战士们心间。
“六送拥军”为部队提供个性化“服务包”。第10场舞台剧培训课在武警某部队体能训练馆进行,30余名战士整齐划一,全身心投入到了排练中。今年以来,延庆区舞蹈家协会积极开展培训和送节目活动,为部队创编了8个原创文艺作品,进军营开展舞蹈培训54次。常态化开展科技、教育、文化、医疗、法律、金融“六送”军营拥军活动200余场,为军人军属免费体检,赠送图书4.5万余册,组织200余名现役军人参加无人机、电工等技能培训,全力服务保障部队需求。
无人机技能培训
群众“点单”官兵“接单”,“志愿服务”送上门。今年以来,延庆区创新推出志愿服务“点单派单”模式,统筹全区20多支部队的志愿服务资源,按照地方需求向部队志愿服务小队派单,将部队志愿服务拓宽到全区,并实现了线上平台面向群众开放志愿服务项目点单功能。
驻延部队志愿服务小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从市区中心到村头巷尾,“点单派单”模式不仅仅将部队志愿服务拓宽到全区,更是在服务内容上向深度拓展。广大驻延官兵亮出身份、当起先锋、实现价值,活跃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抢险救援一线,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浓厚社会氛围。
下一步,延庆区将在互办实事基础上主动“做加法”,着力解决部队设施建设、场地维护、支前保障等突发性临时性需求,积极配合驻延部队做好退役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等优惠性政策落地落实,积极推动社会化拥军工作向企业拓展、向基层延伸,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把延庆军地互办实事的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让广大官兵和军属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