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向阳街道举办“难忘军旅生涯”退役军人老物件展
日期:2020-08-21 16:56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大中小
“我1978年退伍,这是我在部队用的军帽、军服、军鞋,还有天天陪着我的军壶。每当看到这些老物件,我就回想起在部队的生活,和战友们朝夕相处的日子历历在目。我的孙子也很喜欢这些老物件,也想去当兵,我会让他把这些继续珍藏下去,把这些故事讲给他的孩子听,一代代的传承下去。”退役军人李桐说道。
房山区向阳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里,举办了一场“难忘军旅生涯——退役军人老物件展”,活动吸引了众多退役老兵和居民参观。
老兵们拿着自己的黑白照片、穿过的胶鞋热情地分享着它们背后的军旅故事,仿佛又回到了在部队的那段青春岁月。社区居民认真倾听的同时也互相交流着那个时代艰苦但温暖的记忆。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已经不认识这个老物件了。60年代时生活清苦,部队的战士每年只发一套衬衣和外衣,当时的衣服都是棉布的,很不耐穿,所以很多战士就买了这样的假衬衣套在身上,保护外衣的领子。” ——杜成文,1959年入伍,1983年退伍
“这是一双特制的军鞋,鞋码很大,在部队的时候不舍得穿,一直保留至今。”——李桐,1965年入伍,1978年退伍
“这个碗已经和我在一起50多年了。当时每名战士的饭碗上都有编号,有部队番号,有连号,还有个人号。那个年代没有电话,沟通只能靠写信,编号一来是方便家人给寄信,二来是以后要是牺牲了好辨认。”——祁永福,1970年入伍,1977年退伍
“我叫肖建威,43岁,现在是一名公交司机,曾经在部队服役两年。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当兵!没有当过兵的人,永远无法理解军人的情感;没有在部队摸爬滚打过的人,也无法理解战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我已经离开心爱的连队快22年了,在部队发生的一切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曾经的两年军旅生涯,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每每忆起往日的欢声笑语,想到挥洒汗水的训练场,我就仿佛回到了军营。进入公交系统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自己是一个兵,保持军人本色,工作上尽职尽责。面对这场新冠疫情,作为一名退役老兵,我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公交是主要的交通出行工具,我要对我的乘客们负责,为他们提供健康安全的乘车环境,为他们的公共交通出行保驾护航。”
展览期间,现场播放着历年来的大阅兵视频,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此次活动共有近40余名退役军人积极参与,收到老物件56件,老照片100余张。向阳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还将开展线上展示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老兵、关爱老兵、崇敬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