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门头沟区医疗系统退役军人奋力战“疫”

日期:2020-02-25 10:38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服役期间,他们是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脱下军装,他们身着白大褂,战“疫”再出发——他们就是门头沟区医疗系统的退役军人们。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门头沟区医疗卫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全员停休,始终坚守在防疫第一线。2月11日,门头沟区收治的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从门头沟区医院痊愈出院,极大鼓舞了全区干部群众士气。门头沟区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退役军人在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庄严承诺: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身先士卒   使命荣光
 李亚非,65岁,门头沟区医院集团总院长,门头沟区医院法人院长,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法人院长、骨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同时,他还是一名有着50年军龄和47年党龄的退役军人。



 疫情就是命令。在新冠肺炎阻击战中,李亚非院长带领区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全体员工,在负责集中收治区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和重点保障区域儿童、孕产妇就诊与收治工作中默默的付出着。他发扬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每天奔波于两家医院之间,全身心投入抗击新冠肺炎的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他说:我决心和广大员工一起,努力阻击新冠肺炎,保障好区域群众就诊和员工安全!
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
 戴莉,46岁,中共党员,门头沟区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



 她从小生活在军队大院,受家庭环境影响,“干起工作风风火火,说起话来直来直去”一直是这个山东女子的鲜明个性。在部队工作2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因工作成绩优秀,直接从战士提为干部,2015年自主择业来到地方医院工作,从此跟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0年新冠肺炎来势凶猛,注定让这个庚子年的春节不同寻常。门头沟区医院被指定为区域内收治新冠肺炎疑似和确诊患者的定点医院。接到此项艰巨任务,戴莉深感责任重大,她明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丝毫容不得半点差错。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军人的天职。按照上级任务要求,医院必须在三天内腾挪改造出100张病床的隔离病区,戴莉带领大家72小时连续奋战,按照制定的改造搬迁方案,完成了所有内科科室的搬迁;按照隔离病区“三区两通道”的标准,完成了病房改造;按照诊疗方案和防护要求,完成了全员上岗前的培训。2月2日22:00提前两小时保质保量完成腾挪改造任务,80名医务人员全部到位整装待发,22:30三位患者安全转入到区医院隔离病区,至此疫情结束前,隔离病区的灯火将24小时点亮。
 26年的军旅生涯为她打下了不怕苦、不服输的人生底色。“退伍不褪色,初心永不变”,她秉承着军人的优良传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与全体“门医人”一起,用仁心仁术的使命和担当守护绿水青山的门头沟!
 春风有信,未来可期。她坚信庚子年疫情过后,定是碧绿如稠,桃红柳绿,万木竞秀满目春的景色。
退伍不褪色  战“疫”做先锋
 郭桐生,是一名有着26年党龄和军龄的副师职退役军人。在部队期间,他参加过多次非战争军事行动,曾荣获全军爱兵精武标兵、解放军总后勤部优秀共产党员、个人三等功、集体二等功等多项荣誉称号。



 2008年汶川地震,他作为军队防治队的一员,在灾区连续工作两个多月;2009年,他作为所在单位科室的第一批人员参与到甲流H1N1疫情的检测,又是一次两个多月的连续战斗;2014年,他再一次作为中国援助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医疗队医疗保障组的组长,带领队员们第一批到达塞拉利昂,参与到改造当地医院、培训员工、国际交流、患者收治等各项工作中,为当地疫情的有效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展示中国医疗队的风采作出自己的贡献。
 2020年1月23日,当得知武汉封城的消息后,作为在传染病战线工作15年、多次参加重大疫情处置的“老兵”,他敏锐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随即和家人商量,在取消了大年初一全家外出旅游的计划的同时,立刻着手参与医院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兵,他深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疫情开始之初,有着多年医疗经验的他,第一时间调整了人员值班,增加科室的战备值班力量;及时组织大家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诊疗处置流程》等相关文件;仔细认真对科室的工作流程做了梳理再梳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正月初二,叮铃叮铃的几声电话铃响过后....他接起电话,那头便传来“郭桐生同志,请您下午一点半到医院召开紧急会议。”通话结束,他知道和病毒的正面交锋已经打响了。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他被任命为区级和院级专家组成员,并积极参与疑似患者的诊断工作。
 俗话说的好,“狭路相逢勇者胜”。能为疫情的防控作出贡献,他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和荣誉感。他的爱人半开玩笑地和他说:“虽然已经离开了部队和传染病医院,但还是逃不脱和疫情的纠缠吧!”
 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了奋战多年的部队,但郭桐生深知疫情就是命令,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还是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做任何事情上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充分展现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气概。 
白衣天使  青年先锋
 周丽雅,80后,部队退伍11年的退役军人,一名刚荣升母亲不久的孩子妈妈,门头沟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党龄只有2年的年轻共产党员。从小她就认为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一种非常高尚的职业,工作中看到病人“满血复活”,她的成就感就会瞬间爆棚!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均积极报名,要求参加医疗救援,但因为还是学生及工作时间短而未能如愿。但即便如此,她的报国之心从未打消,于是她选择了参军。
来到部队,她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刻苦磨练自己,做好了随时为祖国牺牲一切的准备!经过历练,退伍后的她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本着“退役不褪色”的精神更加认真地为人民服务。2017年,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她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月28日大年初四,周丽雅接到科室领导的紧急通知,由于疫情严峻要抽调医护人员到区医院隔离病区护理新冠病毒性肺炎的确诊病患。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她来不及与家人商量,就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给自己报了名。有人劝她孩子还那么小,进入隔离病区护理确诊病患风险很大。她却说,“疫情当前,无论作为护士还是作为一名曾经的女兵,我都不能后退,向前冲锋是我唯一的方向!”经过区医院综合考虑,她成为了第一批进入区医院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另外,她还主动报名了区医院支援武汉的医疗预备队,时刻准备着出征武汉!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召必回,来必战,战必胜”。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有着多年护理经验的白衣天使,她深知在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扛起自己肩上的使命,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南丁格尔誓言,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做最美逆行者。
 疫情面前,这些“老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守护人民健康的重任,始终不忘人民子弟兵本色,用自己的勇气、信心与专业,为百姓筑起坚实的健康防线,护卫一方安康,实践着“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铿锵誓言!
 军人、医务工作者,这是两个神圣的职业,当这个身份交汇在一起,总是能碰撞出感人的正能量;换上“天使白”,他们再次出征,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疫”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展现了“讲奉献、争第一”的京西铁军的时代风采!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