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次报名参军终圆梦,他说“军人的枪一直藏在心中”

日期:2025-02-12 15:19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4次报名参军

他坚持不懈,圆梦军旅

因伤病选择退役

他告别军营,重新出发

人生的每一次选择

孙家栩都坚守初心、直面挑战


他说

“枪不在手中,而在心中”


图片

孙家栩,2001年10月生,2020年入伍,2022年退役。服役期间在旅狙击手191精准步枪比赛中获第一名,荣获“四有”优秀士兵等荣誉。



01 坚持追梦,在军营崭露头角


“从小我就喜欢枪,特别想去当兵。”孙家栩家中几代人都有过军旅经历,父辈们的军人品格和底色,从小就影响着他,参军报国的种子,很早便在他的心底扎下了根。

图片

长大后,孙家栩积极报名参军,却接连失败。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始终坚信,有家人的全力支持和自己的坚持不懈,从军梦终会实现。直到第4次报名参军,经过层层选拔,孙家栩终于如愿穿上军装,也成为继曾祖父曾祖母、爷爷奶奶、父亲之后,家中的第四代军人。“当时的感觉没法形容,兴奋到了极点,找到归属的那种感觉。”

图片

孙家栩(左一)

进入部队后,孙家栩很快就遇到第一个难题,就是体能跟不上。但在部队这个大家庭中,班长的引导、战友们的帮助让他倍感温暖,训练也更加努力。“上学的时候特别腼腆、内向,跟同学基本没有接触。在部队大熔炉里,当时作为新兵的我体能不好,大家就一起帮我,一起吃苦受累,比一家人还要亲,我的心态一下改变了,觉得部队真是自己的归属地。”

图片

在大家的鼓励下,孙家栩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强项,他在操枪训练中表现突出,枪法极准。在一次比赛中,他怀着为连队赢荣誉,为集体争光添彩的信念,取得了191精准步枪比武第一名的好成绩。在这之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体能等其他方面有了很大提升,短短两年时间,就获得了“四有”优秀士兵。

然而,日积月累的伤病让孙家栩的军旅梦戛然而止。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选择退役。


02 永葆军心,拨开人生迷雾


2022年9月,孙家栩告别军营,正式退役。这个地方曾带给他归属感、幸福感和荣誉感,可由于身体原因,他不得不做出离开的决定:“由于伤病,我变成了那个给集体添乱的人,感觉特别对不起他们,下这个决定特别难,特别折磨……”

退役后,孙家栩一度陷入迷茫,直到有一天,当过兵的奶奶对他说:“如果你一直是这种状态,那军装就白穿了,退役后,要把部队教的东西传承下来,到社会上发光发亮。”这句话令孙家栩醍醐灌顶。

图片

借着养伤的机会,他成为了一名射击助教。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耐心的教授方式,他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不少学员追捧的对象。闲聊时,孙家栩就会和学员讲述自己从军的故事,曾经在军营中学到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员,甚至很多年轻学员被他的军旅经历感染,也对部队生活产生了兴趣,每当这时,孙家栩就会积极鼓励他们参军报国。

   渐渐地,孙家栩重新振作了起来。每教会一个学员射击,他就收获一份成就感;军旅故事每讲述给一个学员,他就增加一份使命感。从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上,孙家栩明白,无论做什么,只要认真、用心地去做,总会发光发亮。


03 重新出发,再展军人本色


2024年初,孙家栩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辅警。在新的岗位上,他拿出军人作风,在数次案件视频取证及老幼走失找寻等事件中表现突出。在他看来,“虽然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岗位,但你要是不用心去做,就做不出什么结果。”

去年6月,北京地铁站发生一起老人走失案件。尤记得那天,一阵急促的铃声突然划过值班室,孙家栩还未将电话靠近耳朵,焦急的声音便已传出。原来,一位精神异常的老人独自乘坐地铁却未按时回家,家属找不到非常着急。

接到报案,孙家栩立刻行动起来。根据家属的描述,他快速锁定老人走失的时间范围,第一时间调取监控录像。由于监控设备有些并不是很高清,孙家栩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查看,任何蛛丝马迹都可能成为找到老人的关键一帧。整整一个半小时,他顾不上喝口水,通过逐帧辨认,确定老人的行动轨迹,再将分布在不同区域的监控连在一起,最终推测出老人去往的目的地。当老人找到时,他的眼睛已经酸痛难忍。“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心里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

 

图片

如今,身上的军装虽已换成警服,但孙家栩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每天清晨,他都坚持锻炼;每次执勤,他都一丝不苟。他说:“当了兵之后我才明白,军人的枪其实一直藏在心里……我还是希望能二次入伍,如果身体恢复不理想,我也会继续扎根基层,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