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故事会丨“双枪奶奶”拉满回头率!结缘部队如何“智力拥军”?

日期:2023-05-23 10:00  来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字号:

说起军与民的关系,我们最常用的是“鱼水情深”这个词来形容,像“军爱民、民拥军”这样的口号,我们也经常听到。

但可能对很多老百姓来说,拥军活动似乎和他们的生活还有一定距离,貌似那些都是退役老兵、军嫂军属们才会做的事,毕竟他们和部队的感情深嘛。

不过我得跟您说,这种想法未免有点偏颇,就说今天我跟您聊的这位老奶奶吧,她其实和部队本没有什么关系,却因为自己的特长吸引了战士们的注意力,之后便积极参与到了拥军活动中,与我们的子弟兵之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这位老奶奶是谁呢?


此“双枪”非彼“双枪”

双枪奶奶——一听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红岩》里的双枪老太婆。您别误会,我今天要跟您介绍的并不是拿着俩手枪的彪悍老太太,这里说的“枪”啊,其实是毛笔!意思是人家能同时用两只手在地面上写书法!而掌握这项技能的奶奶,叫做赵啟棣。



赵啟棣原本是吉林省一名城市管理办公室的新闻干事,退休后她随女儿搬到了北京通州区居住。

她从小就非常喜欢书法,尤其擅长小楷与行草,这本来只是属于她个人的兴趣爱好,然而2006年的时候,一条新闻让她突然意识到了书写汉字的重要性,在接受采访时她回忆道:

我就看了中央台一个电视节目,就是说我们国家高等学府的高材生,西服革履去应聘,手里拿着精美的简历,结果呢,因为他写的那几个字丢丑了,完了齐鲁晚报的记者呢就用12个字的标题把这个事公布于众,来号召大家对书写汉字的重视,就是《翻开精美简历,看见狗扒字迹》,我听了这个就心里头非常震惊,就觉得国家拿这么重金培养的高材生,怎么能写出这么丑的字呢?

也是,现在手机电脑这么普及,还有多少年轻人会用笔写字呢?但赵啟棣觉得:汉字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都说“见字如面”,那意思不就是“字”代表着一个人的脸面吗?所以她非常希望用实际行动号召大家提起笔来练练字。

怎么个行动法呢?她决定:拿起两杆大毛笔,走进公园广场,左右开弓写地书,来个“现身说法”!

赵啟棣先是在家附近通州的体育场、文化广场、西海子公园写,后来,她又写到了团结湖公园、朝阳公园,最后甚至写到了南池子!

果然不出所料,围观她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夫妻还会拍下视频,说要回家给孩子学习用。而双枪奶奶的名号,就是在那时候被人叫起来的。

赵啟棣接受采访说:后来好多人又那么叫,就是说你是一道风景线、民族英雄不老红,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做努力。我说民族英雄不敢当,我只是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我们每个家庭、每个成员都能认识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那就心满意足了。


智力拥军,分文不取

时间来到了2009年,那年初冬,赵啟棣像往常一样来到了通州区新华大街的体育场写地书。这一次,她又吸引到了谁的注意?

当时的赵啟棣,已经不只是写地书那么简单了,她会拉着一辆小车,装上音响,一边放着音乐、一边跳舞,再一边写字,回头率绝对百分百!

此时,正好赶上一队消防官兵来到体育场训练。一位战士看到赵啟棣的“功夫”,被深深震惊了。于是问道:“老人家,我们用一支笔都写不好,您竟然两支笔同时写,还写这么好。我一直想学书法,可惜没人教。”

听完这位战士的话后,赵啟棣立刻高兴地告诉他:“如果你真想学,就回去跟你们领导说一声,安排好时间,我随叫随到。”

这时候就过来一个干部说,老人家,我就是领导,你教我们要多少钱,我就停住了,就跟他搭话,我说:“我能和子弟兵要钱吗?我说,智力拥军,分文不取!”

智力拥军,分文不取,这是赵啟棣脑子里一瞬间想到的词儿,她没想到这句话会让消防部队的领导大受感动。

第二天,当她如约来到军营,领导对她说:“老人家,你提出这个口号我们很震惊,现在这个时代干什么事都得需要钱,就你提出不要钱,这个我们确实很受教育。”

赵啟棣不收钱是因为不缺钱吗?当然不是,当时她一个月的退休金还不到两千块。但是她觉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谁的钱都能要。

那为什么不能要军人的钱呢?她其实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理由:原来,赵啟棣其实只有小学文化,退休前能做到新闻干事,都是因为党的教育培养和自身的努力,所以,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社会一直是她的梦想;而她知道,消防兵非常辛苦,她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带去一些知识和快乐。


结缘部队,走进军营

于是,赵啟棣跟广大官兵的深厚缘分,就这样结下了。

那么,为了给战士们上好课,她都下了多少功夫?逢年过节,她又在课程里增加多少有趣的新花样?

人民子弟兵强烈的求知渴望,激励赵啟棣勇敢地扛起了“智力拥军”服务的大旗,喊出了“智力拥军,分文不取”的口号,开设了“智力拥军”大讲堂,把“四个提高”送到了军营,它指的是提高:汉字书写、语言表达、事物观察和文字组稿能力。

其实军营不比正规的学校,不是所有的军营都有很好的条件给战士们在室内上课的。

就说新华街消防中队吧,它虽然驻扎在繁华的市中心,但营区条件比较差,营房是简陋的板房,尤其北京的冬季,气温比较低,营房内很冷,为了教战士们写好汉字,年过古稀的赵啟棣不畏严寒,穿上战士们的军大衣就开始讲课。手冻僵了就搓一搓,脚冻僵了就跺一跺。



其实,写书法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有的战士喜欢,有的战士肯定会觉得没意思。所以为了活跃授课形式,赵啟棣就从先写好战士们自己的名字开始教起,还结合实践写了一首《五指握笔歌》,并配以握笔姿势的图片展开教学。

为了增加官兵们学习的兴趣,赵老师还用小诗歌为官兵打气鼓励,诗中写道:“天气转冷室外寒,消防战士心中暖,执笔写字坐房间,横平竖直不觉烦,官兵一致同心练,跃然纸上好灿烂,日积月累筐装满,时尚、传统齐登攀,指腕自如绘新篇,军地人才再涌现,军营文化花开艳。”

读着暖心的诗,官兵们也对课程产生了新鲜感,写好字的劲头儿自然就越来越足了。

每年在春节来临之际,按照民俗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但是市面上出售的春联基本都是阖家团圆、福寿绵延、财源广进这些内容,缺少“军”的元素。

但军营也得有过节的气氛嘛!赵啟棣就决定为官兵们量身打造一些春联。



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她还让战士们自己写内容、讲出自己的心里话,说说自己的奋斗目标,为官兵们增添了更多的年味儿。

至于在其他节日如何与战士们互动,赵啟棣也有自己的心得:

你比方说雷锋纪念日,写雷锋的故事、好人文化。五一劳动节每个人都是劳动者,刚开始部队的孩子们说,我们不过。我说不对,因为你们这是个兵种,每个兵种都是特殊的劳动,你们也是劳动者。完了七一、那个端午节,就是屈原和那个屈原的爱国精神,还有那个岳飞的爱国精神。

咱再解释得具体点:学雷锋月的时候,赵啟棣会把历年来雷锋的资料整理归类,让官兵们对雷锋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她把雷锋日记用书法写成字卡,发到战士手中,鼓励他们大声朗诵出来,还把中队的学雷锋先进个人的事迹整理成文,辅导战士们演讲;

五四青年节期间,她会结合战士们的业务知识开展知识竞赛,鼓励官兵成为技术过硬、能文能武的好青年;

端午节,她会与大家一起学习屈原励志的故事和诗句;

到了“七一”党的生日,她还为官兵讲我党的光荣传统。

总之,几乎所有的节日,咱们的赵老师都有寓教于乐的办法让战士们开开心心地进步。

当然,赵啟棣也知道,自己和年轻人之间肯定有代沟,想给大家上好课,自然要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所以她坚持看电视、听广播、学习时事新闻、尤其学习领导人重要讲话,记笔记、整理心得、创作诗歌,有时学起来都忘记了时间,甚至还会熬到深夜一两点。

这些年,她自己编写的教案累计达到了50多万字,创作爱军、颂军诗歌200多首,为官兵书写的春联、励志条幅、毛主席诗词多达2000余条,成语灯谜字幅400多条,贺卡600多张。

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寒冬酷暑,只要部队需要,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带上自己的教案去给战士们讲课。

赵啟棣一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学会了她教的东西,战士们无论以后是继续当兵还是转业,都会是人才。

其实这些年,她名声在外,经常有家长将孩子送到她面前,希望给她交学费,也让她教孩子写字。可她却一直说:“你们家长有钱可以请其他老师教孩子,可是那些战士没有这个条件,还是他们更需要我。”


是像亲奶奶一样的人

有这么一位慈祥有文化的奶奶陪伴,战士们会有什么变化呢?在战士们心中,赵老师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就说赵啟棣的得意门生周磊吧,他自己是这么说的:我是赵老师在消防认识第一个学生,老人家和我的关系是师长、奶奶、信任的关系,记得2012年我去新兵连带兵,临走时我和老师通电话,老师教我如何做一个雷锋式的班长,我很庆幸能在北京认识这么一个拥军奶奶。

当年的周磊还只是“愣头新兵”,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能担当、能打仗、能带兵的“三能班长”,11年中带出了50多名业务骨干,成为了消防部队学习的楷模。

他后来被分配到了故宫消防中队,仍然念念不忘赵老师,索性直接把老人带到新的工作单位继续上课!

慢慢地,赵啟棣的课堂已走进了驻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武警所属的30个基层部队,参加学习活动的官兵多达上万人,而她辛勤的付出,也得到了战士们的回应。


图为赵啟棣为战士们收集的学习资料


为了丰富军营文化,赵啟棣还亲自带着战士们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节目的录制,不仅让官兵们大开眼界,亲眼见到昔日只能在荧屏上见到的明星和主持人,还让他们了解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有机会参与社会活动。

就说有一次吧,赵啟棣带着十多名战士去参加《鲁豫有约》节目,为了不影响中队车辆执行任务,她选择了公共交通,自己带着战士们坐地铁前往节目录制现场。

没想到当天乘坐地铁的人特别多,有两名战士愣是没挤上去!那时候手机还没普及,根本联系不上对方,赵啟棣非常着急,到达车站后,她执意要在站台等候,直到看见两名战士出现在面前,老人家才把心放下。

她对战士们说:“你们就像我的孩子,把你们怎样带出来的,就要怎样带回去,不能发生任何意外。”您瞅瞅,这不像亲奶奶还有谁像呢?

赵啟棣不仅关心战士们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生活。

在2011年通州消防支队官兵的集体婚礼上,她主动请缨送上了亲手绘制的“家庭宝典”,把两名新人的名字组成了励志名句,鼓励新人互敬互爱、孝敬老人、为人民立新功,她还带着准新娘到北京电视台提前学习婆媳关系的课程,让她为成为一个“好警嫂”做足了准备;

当战士们家里喜添宝宝时,赵啟棣就写下贺词和条幅为官兵道喜;一些战士考上了军校,为了鼓励他们珍惜这么好的进修机会,她就把毛泽东、鲁迅、爱迪生等有关学习的教诲和名言警句汇成“学习宝典”送给他们;

不论是干部还是普通战士有喜事,只要赵老师听说了,就都要送上一份虔诚的祝福。

当然,赵啟棣也没有忘记烈士,她曾向烈士张丽晓的父母送去了《岳飞·满江红》等字画,让烈士的家人知道,还有很多人没有忘记他们孩子的牺牲与贡献。


致力提升官兵文化素养

年纪一大把,成天往部队跑,老太太的家里人是否会担心?他们又是如何看待拥军工作的呢?

咱在节目一开始就介绍了,赵啟棣现在是和女儿一起在通州居住,她把女儿戏称为自己的“领导”,自然的,从一开始去部队讲课,肯定就要和“领导”汇报了。

那么女儿又是怎么说的呢?赵啟棣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她说我相信你有这个本事,因为智力拥军是你的强项。

还是女儿最了解妈妈,于是,双枪奶奶智力拥军的大业就这样在女儿的支持下拉开了大幕。


赵启棣老师在双笔创作


女儿不仅口头支持,行动上也很积极,路途远的地方都是女儿开车送妈妈过去:我这12年来到处跑,比方说啊上故宫,春节的初三,我包了60个饺子,她开车陪着我去的。

十多年来,赵啟棣足迹遍布京城,从市中心的故宫到怀柔汤河口镇的大山里,从武警到陆海空,从团部机关到基层连队,她进行的公益讲课高达100多次,“手把手”教战士提高书写能力,“心贴心”给战士讲做人的道理。



在疫情期间,她更是通过手机“互联网+”的形式用掌上课堂和战士们开展学习活动。如今已成为她“智力拥军”的一种新方式。

多年来,赵啟棣先后被通州消防支队聘为“名誉指导员”,被故宫消防支队聘为“警营文化高级顾问”,被怀柔消防支队聘为“警营文化建设高级顾问”,被93656部队聘为“利剑文化辅导员”。被北京武警总队四支队四大队聘为“名誉政治教导员”。

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多个驻地部队首长的肯定和官兵的高度赞誉,2013年,她还被评为北京市通州区首届孝亲敬老十佳老有所为之星,并被北京市评为“老有所为”典型人物,2015年被评为首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个人。2021年被评为通州区首届“阳光老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批老兵退役,一批新兵来营,赵老师教过的官兵一茬又一茬,有的已经转业,有的上了军校,还有的留在部队成为领导继续建功立业,凡是听过赵老师讲课的,都会时常给她打个电话,告诉她最近的工作情况,把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惑都和赵奶奶聊一聊。

截止到目前,赵啟棣老人已经坚持“智力拥军”14年,80岁的她依然在拥军的路上坚持着,多年如一日,满怀着对战士们的无限敬意,把传承传统文化、关心爱护战士当成了自己余生最重要的事业。

拿新华中队指导员郭斌的话来讲“拥军是政治任务,有始有终”。也正像空军某部队赠送给赵老师的锦旗上所写的:智力拥军笔耕不辍,助力国防鱼水情深。 

其实,无论给她的赞誉有多高,在战士们的眼中,她就是一位最慈祥可亲的“双枪奶奶”。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