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法治长城 捍卫英烈荣光

日期:2023-05-29 14:05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的独立自主,民族的发展繁荣,人民的幸福生活,都离不开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斗和英勇牺牲。

  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五年来,英雄烈士保护法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推动英烈褒扬纪念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北京率先成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专门机构、建立“北京烈士纪念设施电子地图”、顺利完成中央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烈属提供优待优惠服务……尊崇捍卫英雄烈士的鲜明价值导向正深入市民心中,崇尚、学习、缅怀英雄烈士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掀开了首都烈士褒扬纪念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法立行


缅怀纪念英雄先烈


  “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英雄烈士保护法中的庄严表述,时刻提醒着我们,只有在缅怀先烈中赓续红色基因,才能在前行路上不断汲取奋进力量。

  2018年11月,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成立,褒扬纪念专职部门在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指引下,积极展开全市英烈精神弘扬宣传、烈士评定、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管理维护等工作。

  每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这一天,在壮阔的天安门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耸立,军乐团奏响深情的《献花曲》,礼兵稳稳抬起花篮,缓步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将花篮摆放在纪念碑基座上。当一身戎装的老战士眼含热泪瞻仰祭奠人民英雄时,人们无不肃然起敬。在这一天,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首都各界群众依托烈士纪念设施举办主题纪念活动。市民代表深情地向英雄烈士敬献花篮,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无限缅怀,祭奠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英勇捐躯的革命先烈,追思缅怀为革命胜利建立丰功伟绩的老一辈革命家……

  英雄烈士保护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英雄烈士和英烈精神的法律地位,对烈士纪念日、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安葬祭扫、权益保护、史料收集与事迹宣传等作出规定,为烈士褒扬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保障。

  以法之名褒扬英烈,让尊崇更有力度。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根据北京地区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地方性意见,为推动首都褒扬纪念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北京卫戍区政治工作部名义高规格出台《北京市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北京市关于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的实施方案》等政策制度十几项,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褒扬纪念工作发展提供政策指引。梳理编印《褒扬纪念工作文件汇编》,让烈士纪念、烈士祭扫、英名录编纂、烈士评定、纪念设施等各项政策制度更加衔接配套。

  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统筹推动下,“褒扬纪念示范工程”纳入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建立起全市英雄烈士保护部门联动协调、多元参与工作机制,宣传、检察、财政等部门全部参与其中,全市褒扬纪念工作“一盘棋”思想逐步巩固。

  每一位英雄烈士,都是一座精神丰碑;每一次对英烈的缅怀,都是一次思想洗礼。五年来,在英雄烈士保护法指导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组织烈士亲属和老战士代表400多人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及每年的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等党和国家重大活动,并圆满完成服务保障任务,使广大烈属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关爱,让尊崇英雄烈士、传承英烈精神日益成为首都社会风尚。在重要纪念日和重要时间节点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缅怀纪念活动,号召市民铭记英烈遗愿,继承英烈伟大理想,营造出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的浓厚氛围,赓续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汇聚起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以法之力


维护管理纪念设施


  “国家建立并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纪念、缅怀英雄烈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和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加强对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管理……”英雄烈士保护法对英雄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23年清明节期间,在平北红色第一村——延庆区大庄科乡沙塘沟村,大庄科乡工作人员、中小学生和群众沿着当年革命先烈走过的路,来到白乙化烈士雕塑前,清理周边杂草、为烈士献花。在延庆区大榆树镇小张家口村的山坡上,人们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跋涉,来到小张家口村烈士纪念碑前,为烈士墓一一培新土、除去杂草、擦拭墓碑、敬献鲜花……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京华大地秀丽山水之间,一处处烈士纪念设施记录着那些为祖国和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的不朽功绩。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烈士纪念设施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褒扬英烈、教育群众的重要功能。

  为了更好地推进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利用,2021年8月25日,北京市率先挂牌成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承担起全市英雄烈士事迹和遗物收集整理以及协助开展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军人公墓修缮、管理、保护等工作。2022年烈士纪念日前夕,北京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来自北京大学、国防大学、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的30余名专家,组成首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智囊团队,为推动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维护,发掘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功能,汇聚起高层次智力资源。

  在市内的公园里,在远郊的陵园内,在深山的丛林中,保存有很多年代久远的烈士墓。这些烈士墓的墓碑、遗体墓或初建于革命岁月,或形成于建设时期,或修筑于改革年代,由于自然风化以及年久失修等原因,造成墓碑陈旧、碑文褪色等不同程度的老化。随着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不断推进,这些烈士纪念设施得到精心修缮,面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全市先后有1.6万余名烈士牺牲,建有烈士纪念设施1100余处,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这些红色资源,是本市英烈褒扬纪念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完成英雄烈士保护法赋予的职责使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协调市财政局通过事前绩效评估,在全国率先建立北京市烈士纪念设施修缮保护补助资金政策支持项目,联合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北京卫戍区政治工作部出台《北京市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管理维护暂行办法》,明确了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维护补助资金标准、范围、比例以及申报条件和程序,形成科学长效补助机制。

  修缮烈士纪念设施,告慰烈士不朽英魂。五年来,市区两级先后投入专项补助资金,对全市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提质改造,其中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经改陈布展后正式开馆对外开放,打造了具有首都特色的精品展陈。让英雄故事化作“国家记忆”,让英烈精神滋润民族心灵。烈士纪念设施通过不断地修缮完善,正日益成为激发首都群众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也正逐渐打造成为北京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以法为教


创新活用红色资源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将宣传、弘扬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应当免费向社会开放,供公众瞻仰、悼念英雄烈士,开展纪念教育活动,告慰先烈英灵。”贯彻落实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具体要求,用好红色资源、强化烈士纪念设施的教育功能,对于深入营造崇尚英烈的浓厚社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为更好地运用红色资源,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教委、团市委、市少工委出台《关于用好烈士褒扬红色资源 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案》,为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助力鼓劲。认真总结烈士褒扬工作经验,提出“坚持战略思维谋全局、坚持法治思维护发展、坚持创新思维激活力、坚持系统思维凝合力”的“四维”工作法,被纳入中央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推广典型。

  2019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国率先建立“北京烈士纪念设施电子地图”,并于2023年清明前夕完成模块优化和手机端功能适用改造,市民通过北京日报客户端、“首都老兵”微博客户端进入电子地图,即可了解到全市烈士纪念设施准确定位信息。电子地图上设有纪念祭扫、纪念设施、英烈事迹、北京市烈士英名录等板块,将本市及天津武清、河北廊坊等地主要烈士纪念设施点位、简介、实景图片、视频拍摄信息整合嵌入,不仅能够帮助祭扫群众精确掌握烈士纪念设施相关信息,合理规划出行祭扫路线,还可以通过网上祭扫平台,为英烈敬献鲜花、点烛、祈福或留言寄语,以此表达对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追思。今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北京烈士纪念设施电子地图”为载体,在“云端”开展“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网络祭扫活动,累计有213.7万余人次参与网上祭扫,真正实现实地祭扫瞻仰与“云”上祭扫缅怀一体延伸,打造起“互联网+烈士纪念设施”创新高地。

  首都北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革命文物丰富、红色基因深厚。创新利用红色资源的前提是摸清“红色家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褒扬纪念处通过持续不断的工作,挖掘、收集、整理建党百年来北京地区牺牲的60位著名烈士的史料事迹,在官方网站、公众号、手机客户端连续刊载宣传。拍摄英烈宣传片三部曲《闪亮的坐标》《不朽的功勋》《英烈忠魂耀京华》,在全市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展播,收到良好反响。

  五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牢记“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的指导精神,紧紧遵循英雄烈士保护法相关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谋篇布局,加快政策制度创制,宣传弘扬英烈事迹和精神等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让“活”起来的首都红色资源,成为市民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对话”的重要媒介。

以法为循


聚起褒扬英烈合力


  “国家实行英雄烈士抚恤优待制度。英雄烈士遗属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医疗等方面的优待。抚恤优待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逐步提高。”英雄烈士保护法为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烈士烈属合法权益提出了法制要求。

  近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烈士褒扬工作,持续深化14家银行为烈属提供优待服务项目清单,落实免费为烈属开放机场贵宾厅、提供优先招聘等举措。主动对接通信运营企业为烈属发放福利手机,在流量、通话时长、家庭宽带等方面提供专属优惠服务。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为烈属免费体检、开展慰问,让烈属感受到浓浓的关爱与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烈士褒扬金基础上,本市以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为补充,完善褒扬金科学增长机制,着力打好新时代烈士褒扬政策制度“组合拳”,营造出褒扬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

  开展烈士寻亲工作是关爱抚慰烈士遗属的一项温暖举措,也一直是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褒扬纪念工作的重点之一。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京津冀三地的革命志士携手战斗,为了革命事业,为了这片共同的家园,不怕牺牲、英勇奋斗。为推动烈士信息共享与烈士寻亲工作,在北京市与天津、河北共同签署的《京津冀烈士褒扬合作框架协议》中,为烈士寻亲也是重点合作内容。

  “求助!有哪位‘老北京’知道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市十区(崇文)新庄村’如今在哪里?我们要帮一位抗美援朝的烈士寻亲。”不久前,北京日报刊发的一则报道引起广泛关注。今年清明节前,北京日报客户端还刊发了一起《为七位北京籍烈士寻亲》的报道,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启动京津冀烈士褒扬工作合作机制。通过分析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与烈士身份信息、埋葬地点等,将7位京籍烈士信息派发至北京多区。这些寻亲信息发布后,不少市民提供了有价值的寻亲线索,为烈士“回家”打开了一扇门。

  筑牢法治长城,让英烈荣光彪炳史册。五年来,随着英雄烈士保护法相关规定的不断落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组织“清明祭英烈”等群众性缅怀纪念活动,参与市民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广泛。五年来,在英雄烈士保护法的护航之下,本市烈士纪念设施整体面貌持续改善,一座又一座烈士纪念馆成为传承英烈精神的生动课堂,一处又一处红色资源成为赓续红色血脉的坚实纽带。五年来,落实英雄烈士保护法要求,关心关爱烈士遗属成为尊崇英烈的重要方式,尊崇英雄烈士、传承英雄精神,日益成为全民共识和社会风尚。

  弘扬英烈精神,点亮时代坐标。下一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载体,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烈士褒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鲜明政治属性,以《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为统揽,以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为重点,以大力宣传弘扬英烈精神为主线,加大英雄烈士保护法落实力度,全力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点亮烈士褒扬纪念工作高质量发展“首都航标”!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或分享